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越来越多元,越来越真诚

2022-09-22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夕君

热爱文艺的人一般会关注文艺评论,以及观众的看法。“于我心有戚戚焉”者,能够加深自己的审美愉悦程度;立论角度独特、见他人所未见者,能够帮助自己更全面地认识一部作品;提出与自己截然不同的看法的,可以开拓另一重思考维度,哪怕来上几句“争鸣”,只要有理有据,也是一种有益的交流。倘若在看剧观影前先浏览一下相关评论,还能发挥些许“避雷”的作用。

近10年来,文艺创作发生了巨大变化,文艺评论的面貌也随之焕然一新。10年间,可以发表、阅读文艺评论的平台、渠道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我于2011年开始读研究生,校园里的剧场经常有名家名团演出,学生票价相当优惠,我于是有了频繁看演出的条件,浏览文艺评论的频率、数量也逐渐多起来。当时,除了报刊等传统媒体,博客、论坛也为众多用户所关注,微博方兴未艾,尽管彼时深度内容并不很多,但其便利性还是很吸引人。后来,微信公众号上线,阅读因与日常社交深度绑定而变得更便捷、更无缝。目前,短视频火爆,相关平台上的文艺评论多主打“短、平、快”,评论者声情并茂,令人印象深刻。我没有统计过近年来文艺评论的具体产量,但个人的真实阅读体验已经让我充分感到文艺评论事业的繁荣发展。

10年来,越来越多样化的创作主体加入评论队伍,评论的内容、视角、风格也日渐丰富。与传统文艺评论写作普遍追求四平八稳不同,新媒体平台上的文艺评论明显更加跳脱。尽管存在只抓一点、不及其余,大量投入个人情感的写法难免挂一漏万,但在一个方向上深入挖掘,也时常能够打开别样的天地,“见森林”与“见树木”同样有意义。当日常词汇替代了概念术语,当日常话语替代了学术表达,文艺评论的可读性、传播力随之增强,一篇探讨审美问题的文字,本身也具有了一定的审美价值。当然,这种写法在严谨性方面有时难以令人满意,但作为以往文艺评论生产方式、格局的一种创新和补充,其出现与发展仍令人激动。更重要的是,作为文艺行业“圈外人”、网络世界“匿名人”的评论者,其观点往往十分真诚且直白,有时一针见血,经常拳拳到肉,许多逆耳的忠言是在过去不容易听到的。

谈起10年来文艺评论的种种变化,“就事论事”越来越多,“高头讲章”越来越少。曾几何时,我经常读到那种看似站位很高、理论性很强的所谓文艺评论,然而细想来,大段的大话、套话充斥其间,将其中的作品名称换成另外一部,整篇文章依然大体成立。一旦熟悉了套路,甚至可以不看任何作品就能按照“生产流程”写出评论来。幸好,近年来,这种披着皇帝新衣的“大文章”越来越少,文艺评论越来越回归本质,无论对于创作者还是文艺爱好者,这种变化都值得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