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文艺创作应注重人文关怀,回应时代之变

2022-12-08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孙丛丛

新时代以来,舞台艺术百花齐放,优秀作品不断涌现。热忱描绘新征程恢弘气象,一直是广大舞台艺术工作者的自觉实践和不懈追求。他们走出方寸天地、放眼大千世界,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萃取题材,波澜壮阔的山乡巨变、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筑梦圆梦的奋斗故事等,都被嵌入舞台艺术图谱,凝铸成砥砺奋进的中国形象。尤其是一批深扎人民、植根乡土的农村题材舞台剧,既把握时代脉搏、观照人心之盼,写出了广大乡村行进的步伐,充盈着现实主义暖色;与此同时,又在对现实的描摹中不断探索与舞台美学相适应的创新表达,以高于现实的手法书写平民心性,努力拓展题材广度与表现深度,亦为舞台创作增添了一抹亮色。

话剧《柳青》。资料图

像话剧《柳青》《八步沙》、歌剧《马向阳下乡记》、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花鼓戏《山那边人家》等一批农村题材剧目,写在大地上,演在舞台上,有的为优秀人物立传,有的描摹农民群像,有的聚焦观念之变,都以各门类独特的风格手段开掘思想性与艺术性,并展现出此类题材创作的新亮点、新风貌。其一,是不满足于讲述一个普通故事,而是把人物、事件放置于重大历史进程中,敢于直面“难点”“痛点”,写出人性的温度和哲思的厚度。“陈奂生”是作家高晓声笔下的文学IP,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富有时代特色的典型农民形象。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敏锐捕捉到“陈奂生”作为农民的精神底色,通过构建他与妻子、孩子围绕土地、粮食和吃饭问题所发生的全新故事,浓缩式展现中国农村、农民近几十年来的变化。该剧前半段结束于陈奂生的妻子傻妹吃生米“胃炸了”,始终围绕“如何吃饱饭”展开;后半段转入对“吃饱后怎么办”的思索,陈奂生从小吃不饱饭的儿子出于“报复贫穷”变成了贪腐分子…… 最终,生命尽头的陈奂生决意转让土地,让下一代尝试另一种活法。“吃饭不是问题,不是吃饭问题,问题不是吃饭。”陈奂生的喃喃自语亦蕴含着深层次追问,当“吃饭”等已然不是问题,问题又是什么呢?聚焦大时代背景下的乡村巨变,同时不遗余力地展现个体生命与生存境况,让这部作品兼具辛辣视角与温暖底色,也透射出发人深思的哲理内涵。其二,是在与现实的广泛粘连中,寻求区别于生活真实的艺术真实,以新颖的结构模式或跳脱“起承转合”逻辑的叙事方式,为戏剧舞台营造“陌生化”效果。话剧《柳青》讲述作家柳青放弃城市优渥生活、带着妻女扎根皇甫村14年,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结合,最终创作出史诗文学《创业史》的生动故事。该剧一方面从真实历史出发,展现柳青所面对的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主义农村的真实环境与农民样貌,同时,又将小说《创业史》中的人物叠嵌进叙事之中,构成了多视角、多时空的立体结构。柳青既是全剧主角,又是深入农村采风的创作者、小说《创业史》的作者,其多重身份的交融也给了观众新奇之感。全剧前半段以轻松格调展现柳青的乡村生活与创作经历,后半段跌宕起伏——自身遭受迫害、妻子马葳跳井自杀等事件层层叠加,渲染了典型环境下柳青初心不移的执着坚守,也凝成了历史与当下交相辉映的平民史诗。其三,是在写人物、演故事的同时,更着墨于时代环境与乡土意境的表达,无论侧重于急遽冲突还是内心潜流,都更加追求舞台呈现的精细与韵致。以话剧《八步沙》为例,该剧取材于甘肃古浪县以“六老汉”为代表的三代人治沙植树的真实事迹,以和剧中人平视的角度,回答了“六老汉”为什么一头扎进沙漠,与恶劣环境、艰苦劳作为伍。他们的出发点很真实,起初就因为护林有工资、造林有补贴,但随着剧情发展,老汉们经历过生死考验、徘徊动摇,改造自然逐渐成为融入他们骨血的自觉意识。这种转变不依赖于大开大合的冲突,而是靠着心底的精神力量,他们改造自然的虔敬与辛劳,最终是为了获取精神价值认同,更是为了已经改观的家园和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该剧高还原度的写实场景、人物形态及带有浓郁西北特色的舞台语言、音乐元素等,既渲染了人与自然抗争的壮阔意境,又与主线叙事一起,完成了对人物群体的精神塑形和对厚重现实的史诗化升华。

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资料图

在农村题材舞台创作领域,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聚焦时代之变、倾注个人情感,创作了丰富的作品,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应注意到,一些作品仍流于生活表层,没有潜下去、深下去,或者忽视人性关怀,以仰视、道德评判代替人物塑造等,也因此缺失了对社会人生的洞见和与观众交心的能力。火热生活是创作富矿,改革发展势必催生新领域、新现象,继续从中挖掘元素、萃取主题,拓展美学新样态与人文新高度,农村题材舞台剧还将迎来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更丰盈的审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