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文艺发展的三重内涵

2022-12-12 发表|来源:文艺报|作者:肖向荣

今年10月,党的二十大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那么,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怎样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用专门篇幅对中国式现代化作了集中论述和深刻阐释,其核心要义就是人民性,确切来讲,“人民性”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鲜明品格。

从文艺创作与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始终贯穿“人民性”的现代化,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为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与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落脚点。身兼文艺创作者与美育工作者双重身份,笔者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牢牢把握”,按照“九个深刻领会”和“七个聚焦”要求,理解与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文艺发展的三重内涵。

普遍性:为人民创作的初心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并形成的。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2021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强调“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讲好中国故事,重要的就是讲好中国人民的故事。在创作中,人民不仅仅是观众,更是创作的源泉和书写的对象。过去我们有一些文艺演出往往更注重技术,追求华丽的灯光舞美来带来的感官刺激,强调了形式创新而忽略了内涵精神的挖掘。今天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为人民创作的主旨应更加鲜明,尤其是在国家级重要文艺演出中,已经形成了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史诗创作方向。“人民”从来就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真实存在的。在策划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天安门群众游行活动时,我选用“谁的故事谁来讲”的创作视角,在活动中加入了快递员、外卖员等形象;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我们选择《唱支山歌给党听》,用最纯真的方式向党告白……在创作中,我更愿意通过普通人的视角、今天中国人的视角,让每一位普通人从行为中显精神,用最真实的形象、最真挚的情感、最单纯的元素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

开放性:文明互鉴的文化视野

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的文艺发展,在文化交流层面应秉承文明互鉴的开放性,倡导平等、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不同于“国强必霸、彼此征伐”的零和之路,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一条“文明互鉴、美美与共”的共赢之路。其主要内核有三:第一,坚持守正创新。中华民族既有五千多年深厚的文明底蕴,又有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奋斗百年、新中国成立七十余载的现代化成果,我们不必挟洋自重。在这个世界格局风云变幻的时代,我们必须坚持中国文化的根本立场不变,守住我们的民族文化根脉不动摇、不变色。第二,坚持交流互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从来没有离开过世界,世界也不可能离开中国。文明互鉴和文化交流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命题,也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第三,坚持改革创新。在精品创作中,坚守文化自信的根脉,生发出创造性的力量,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能够应用于时代,创作出符合时代、与国际对话的“新”。

包容性:海纳百川的气度胸襟

海纳百川的胸襟是中华文明得以绵延不绝的重要保障,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文艺实践的重要思想品格。

早在1940年,毛泽东同志就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郑重指出,“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中国共产党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历史任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建设方针方法,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2021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纵观党的百年文艺实践,一代代文艺工作者用艺术语言记录百年巨变、描绘百年伟业,留下了一大批经典之作。正如鲁迅所说:“涵养人之神思,即文章之职与用也。”文艺作品具有价值引领、涵养人心的作用。无论是最接近人民的“延安大秧歌”,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气势恢宏的《东方红》,改革开放后令世界瞩目的导演群体,新世纪“后奥运时代”开放包容的“中国笑脸”……这些经久不衰的经典,都体现了“文艺为人民”思想的初心不改,体现了民族振兴、使命赓续的精神。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站在新的征程上,大踏步地向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努力前进。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应认识到,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民精神生活的新需求也愈发迫切。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今天的文化建设应当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统一的文化建设。

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中国文艺工作者应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的重要论述。我认为,普遍性、开放性、包容性是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文艺发展的三重内涵,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为中国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也在世界范围内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并将深刻影响世界发展格局与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新时代新征程,文艺工作者应心系国之大者,站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推进文艺工作繁荣发展,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持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