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装台者,基石也 ——看锡剧《装台》

2022-12-31 发表|来源:文艺报|作者:王安奎
锡剧《装台》。资料图

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根据陈彦同名小说改编演出的《装台》,通过装台工顺子及其妻子素芬和一家人的悲欢离合、苦乐人生,表现了默默无闻的基层群众的生存状态、所做贡献和他们淳朴善良的品质,反映了中国人性格中的真善美。

作家陈彦长期在剧院工作,对剧院中各方面工种都很熟悉,他曾为陕西戏曲研究院创作了《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被称为“西京三部曲”)等优秀作品,并创作了以主角的成长和丑角的独特生活为内容的长篇小说,《装台》则以细致的笔触描写了装台工的形象。编剧、导演郭小男同样是非常熟悉剧团生活的,他为锡剧团改编导演的舞台剧,经过周东亮、季春燕等优秀演员的创造,发挥了戏曲的、锡剧的艺术特点,产生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小说《装台》的篇幅长,读者可以从容阅读,戏曲则受舞台演出时空的限制,必须对表现的内容加以剪裁和集中。锡剧《装台》在“限制”中发挥了戏曲艺术的优势,作品去掉了一些次要的人物和情节,既充分表现了顺子等装台工生活的不易,又在生活的艰难中突出表现了他们积极乐观的精神,他们虽然“位卑”却有很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顺子说:“这地球上只要有演出,就离不开装台人!”装台必须赶在演出前圆满完成,因此常常不分昼夜,工作很累,但顺子说:“看着演员在我们装的台上演戏,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快活。”他们把装台看成行军打仗一样,充满战斗的豪情!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装台工的心灵之美!

剧中,顺子的磨难不只来自社会的原因,还有他个人特殊的遭遇。第一任妻子跑了,第二任妻子死了,他意外遇到美丽的素芬,素芬成为他第三任妻子,给他带来温馨和幸福,但他与第一任妻子生的女儿菊花却心生怨恨,以种种出格的行为搅得家中不安。素芬受到了辱骂和威胁,但她却常常以大度的态度容忍、化解矛盾。她理解菊花的心情:“父爱被人占,依靠被人抢,怎不怨恨和悲凉?”在菊花赌气上吊被救后住院期间,素芬又去照顾她,“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恳求你别再与顺子怨怨相对顶死牛。”充分表现出中国妇女责己严、待人宽的传统美德。“生活是一次永远的原谅”,纵观素芬一贯的行为,觉得她唱出这样富有哲理性的语言是很自然的。这是她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思考的结果,是一种淳朴而又崇高的人生理念。

锡剧《装台》真实地表现了装台工们所经受的困难,表现了他们的痛苦与忧伤,同时更表现了他们相濡以沫的温暖,表现了他们战胜困难的坚强品质,表现出他们对未来永远怀有信心。一辆三轮车,是顺子劳动的工具,但当他拉起妻子、女儿的时候,这辆车就载起了一家“幸福的生活”。在菊花的威吓下,并为了顺子不再为难,素芬离开了家,但她临走前为顺子做了饭,又留下一封离别的信。锡剧《装台》用对唱的形式唱出了两个人隔空的交流和各自的心情。这段戏的悲剧性很强,看到这里观众忍不住要流泪;但素芬的谆谆嘱咐和顺子对素芬的理解与期望又充分表现了人情的温暖。剧作还突出表现了在小说中多次写到的蚂蚁的意象,顺子爱惜蚂蚁的生命,说是“惺惺相惜,同命相怜”,使素芬从中感到顺子“忠厚老实人良善”,更觉得“此生相托终不悔,只觉得地也阔来天也宽”。蚂蚁团结奋斗的精神给他们以鼓舞,蚂蚁成为他们精神象征的符号。小说的结尾,素芬走了,顺子又一次受到打击,但他经受住了打击,继续着自己的装台“事业”,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坚韧,生活在继续前进。锡剧《装台》根据戏曲观众的欣赏习惯,改为素芬又回来了,是一个圆满的结局。这也符合生活的逻辑,素芬走时的不舍已经埋下了伏笔,善良的人终会结合到一起。

装台者,基石也!这是对装台工的赞美,实际上也是对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的赞美。他们像蚂蚁一样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但正是他们构建了社会的基石。有了他们,生活才有日新月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