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科技之光映照舞蹈之美

2023-01-10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彭澳丽
舞蹈《舞上春》剧照   中国歌剧舞剧院供图

当舞蹈遇上科技,会呈现怎样的效果?或是创意音舞诗画《忆江南》呈现的“人在画中舞,画随景而动”的诗意江南图景;或是现代光影技术与水下虚拟效果叠加下的国风舞蹈《洛神水赋》所呈现的美轮美奂画面……

新科技赋能舞蹈是2022年BDA舞蹈论坛热议的话题之一。舞蹈与科技的结合不仅孕育了一批令人叫好的“破圈”舞蹈作品,而且拓宽了舞蹈艺术的传播渠道,为舞蹈人才教育培养提供了新方式。

科技带动舞蹈艺术快速发展

2022年央视春晚,创意音舞诗画《忆江南》运用XR、CG等前沿特技手段呈现了一幅三维动态的《富春山居图》;创意舞蹈《金面》使用裸眼3D和全息影像等高科技,让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仿佛置身现场……

“科技的引擎带动着艺术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大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而文化更是全世界各个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动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戴琼海说。

“河南卫视推出的国风舞蹈《洛神水赋》,其布景、道具、灯光、拍摄等各个环节都运用数字技术,呈现出数字艺术效果,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创新的典范之作。”北京舞蹈学院教学实践中心主任张海君认为。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AI实时特效团队负责人韩柯讲述了开幕式表演《雪花》背后的创作故事。660个孩子拿着一只只可爱的和平鸽,自由欢愉地奔跑,脚下实时绽放开一朵朵晶莹洁白的雪花,如影随形,活泼浪漫。该表演创造性地运用了人工智能与实时渲染,呈现出真实演员与虚拟影像实时互动的特殊视觉效果,实时捕捉技术和AI交互设计让这个简单而温馨的场面充满了科技含量。“从以科技创新的方式实现创意的角度来看,《雪花》比较能够彰显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科技美学理念。”韩柯说。

数字演艺拓宽舞蹈艺术传播渠道

科技持续赋能,实现了文化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革新。近年来,5G网络技术通过为数字演艺提供音视频数据高速率、低延时的直播支持,助力数字演艺在内容、运营、模式方面实现更加全面升级。

2022年7月21日,由四川大剧院和广州歌舞剧院合作推出的大型民族舞剧《醒·狮》在四川大剧院进行线上直播演出,吸引了超过340万人在云端欣赏。张海君说:“这场‘惠民一元云端剧场’演出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非常紧急情况下临时推出的方案,能够取得如此出人意料的佳绩,也让我们广大的演艺企业看到了未来的曙光和希望。”

在数字技术发展的今天,抖音、B站等新媒体通过提供数字化渠道,在表演与观众之间实现了更高效的传播;AR、XR等技术通过重构新的舞台演出场景,衔接了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实现了数字演艺更加沉浸式的体验、观感;4K、8K通过清晰的画质和宽广的视角实现了数字演艺更高清的显示。“这些科技手段为数字化演艺产业的集聚带来了极大的助力,与此同时,新的演艺市场逐渐在积淀中形成,奠定了数字化演艺常态化运营基础。”张海君说。

2021年,在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的支持下,中国歌剧舞剧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出《舞上春》线上演播。“《舞上春》中舞蹈和科技的呈现不断刷新着观众对舞台艺术的认知。”中国歌剧舞剧院舞蹈团团长杨奕表示,中国歌剧舞剧院首次与华为合作,运用自由视角、8K、VR等高清视频技术,实现科技与艺术交融烘托的审美体验,为观众带来了线上观影新视角。

数字技术助推舞蹈人才培养变革

BDA舞蹈论坛(2022)分论坛“新科技赋能下的舞蹈教学与艺术”上,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王亦洲在主题发言中说道:“通过将动作迁移技术和视频技术相结合,可以使用专业的舞蹈视频驱动用户的形象,生成用户的舞蹈视频。”显而易见,数字化在编舞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人才是发展之本。”张海君认为,在数字化时代,要实现文艺人才培养和新科技、新媒介发展同步。“着重要培养擅长艺术创作或者艺术经营,同时还要知晓数字技术和现场创作的复合型人才。”他表示,要搭建高等艺术院校与文艺院团数字演艺人才联合培养机构,构建互利共赢产学合作培养新的机制,打造数字演艺复合型人才培养全新教育模式。

今年,教育部正式提出了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工作要求。戴琼海表示:“希望北京舞蹈学院与清华数字化团队共同建造未来的数字舞蹈,让智能时代的美好教育蓝图在舞蹈领域得到充分的演绎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