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造就大批懂艺能文的评论人才

2023-03-09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胡一峰

充分发挥文艺评论对高质量创作的引领推动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推动文艺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应有之义。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归根结底要看作品。创作质量和水平是文艺发展状况的“金指标”。文艺评论是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在整个文艺场域中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作为作品和观众之间的桥梁,文艺评论帮助观众选择和欣赏艺术作品,更专业地解决“看什么”和“怎么看”的问题;帮助创作者了解观众的文化需求和审美趣味,更精准地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作为连接理论和创作的纽带,文艺评论把理论话语“翻译”为评论语言,促使其抵达创作现场并发挥作用,又把创作成果和动态趋向提炼为理性思考,“反哺”理论建构,从而促进整个文艺事业沿着健康方向发展。进一步发挥文艺评论对高质量创作的引领推动作用,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破解文艺理论评论的重要课题。理论支撑是否有力,直接影响评论作用的发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为文艺理论评论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新时代文艺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积累了丰富经验。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论断,并对文艺出精品出人才作出战略部署。如何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系统性、学理性、整体性研究阐释,并转化为推动文艺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如何系统总结新时代十年文艺成就和经验,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文艺建设规律的认识;如何科学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文艺繁荣发展的新要求新任务,在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中推动文艺创作攀登新高峰;如何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文论精髓相结合,推进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建设等,都需要认真研究破解。

其二,健全评论引导创作的机制措施。文艺评论和文艺创作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现代文艺体制和传播格局背景下,文艺评论作用的发挥需要作为个体的文艺评论家直笔谠论、积极发声,更需要提升文艺评论的组织化程度。这就要求加强文艺评论组织和机制建设,进一步强化评论引导创作的自觉性和有效性,增强精准度,提升抵达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文艺评论工作作出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为评论引导创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和中宣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优化了文艺评论事业的顶层设计。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以及各地各艺术领域评论专业组织机构建设,完善了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组织体系。着眼于推动文艺创作高质量发展,应进一步发掘和用好新时代文艺评论的“政策红利”,发挥文艺评论专业组织的优势,聚焦文艺作品创作生产,以机制化的保障、精准化的措施,推动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竞相涌现。

其三,造就大批懂艺能文的评论人才。繁荣文艺评论关键在人,在于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评论队伍。据《2021中国艺术发展报告》,截至2021年底,全国评协组织共有217家、会员总数逾2万人。这一支具备专业素养和业界经历的评论队伍,广泛覆盖包括文学在内的各文艺门类,围绕文艺作品和现象展开了丰富多彩的评论。评论家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直接决定着评论的效果。一方面,“不通一艺难论艺”,没有对艺术的真切感受,评论就难免隔靴搔痒。另一方面,音视频评论虽逐渐兴起,但文字仍是评论最重要的载体。评论家的文字表达能力至关重要。语言干瘪、文风晦涩的文艺评论,即便思想高深、观点新颖,也无法有效传播,只能是概念空转下的自娱自乐。应为文艺评论家进入艺术现场和评论一线创造条件,从整体上提高文艺评论队伍的艺术修养和写作水平,不断壮大新时代文艺评论的人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