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舞台艺术评论要“挠到痒处,说到痛处”

2023-03-16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王洪波

近些年,随着城市剧院和表演艺术中心的兴起,舞台艺术呈现景观性、现象级的繁荣态势。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舞台艺术评论和批评。真正的文艺批评,犹如医生之于人群,是舞台艺术健康繁荣发展必不可少的推动力量。

但是,相对于舞台艺术的繁荣与贴近市场,舞台艺术评论还显得远远不够。原因可能有多种,但“挠不到痒处,说不到痛处”,恐怕是某些舞台艺术评论的通病。舞台艺术评论数量上并不少,但不痛不痒的也时见。这样的舞台艺术评论缺少了针对性和意义,读者和观众视之为无物,把它当成空气,也就不足为怪了。我们不妨把“挠到痒处,说到痛处”当成舞台艺术评论阅读感受的一个通俗性的说法。

“挠到痒处,说到痛处”,首先需要接触,触及表层也要深入其里,要真正贴近、走近舞台艺术及其观众。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要写好舞台艺术评论,就得多走进剧院剧场,就得深爱舞台艺术,要能感受到台上演员和台下观众的心跳,感受到他们眼神中瞬间起伏的明暗,感受到他们悄悄握紧手心暗含的那股劲儿。要有这种感受和感觉,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沉浸和熏习,而这是写好舞台艺术评论“挠到痒处,说到痛处”的基础。

“挠到痒处,说到痛处”,其次需要较强的专业能力,要有专业性和针对性。简单地讲,要能做到“站到线上,说到点上”,“线”是水平线、基准线,“点”是目标明确,对位精准。舞台艺术评论不在专业性方面站到水平线基准线以上,就会站不住,不说到点子上,就没有价值和意义。靠逞口舌之快,以为“挠到了痒处,说到了痛处”,但逻辑混乱、线索不清、前后矛盾,甚至离题万里、不着边际,不知所云,这样的舞台艺术评论对舞台艺术创作和市场拓展不仅没有帮助,有时甚至是伤害和误导,也让舞台艺术评论本身更加远离舞台艺术和广大观众。真正好的舞台艺术评论,需要解决好专业性和针对性的问题,说有专业水平的话,说明白易懂的话,说直指人心的话。

“挠到痒处,说到痛处”,尤其需要“人间烟火,满天繁星”,这是对舞台艺术评论现实性的要求。舞台艺术评论缺少现实感、现实性,如何能吸引艺术家、市场和观众对它的关注呢?没有这种关注和在意,舞台艺术评论就无从发挥作用。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好的舞台艺术评论,一定是与舞台艺术创作者和观众骨肉相连、声息相通的文字,演员能懂,观众易晓,接地气,通心神。舞台艺术本身和舞台艺术评论都需要这种人间烟火气。舞台艺术评论通过“人间烟火”,才能接通最广大观众与舞台艺术的血脉,促进舞台艺术真正健康繁荣发展,达到“满天繁星”。现在的问题是,充满人间烟火气的舞台艺术评论确实太少了。人间烟火气,往往需要下更深的功夫,俯下身子,深入舞台艺术、市场、观众的基础和底层,淬炼文字,才能写出短小精悍,“挠到痒处,说到痛处”的篇章。

舞台艺术评论,倘不能做到“挠到痒处,说到痛处”,不写也罢,不发也罢,不看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