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社会主义文艺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2023-03-30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李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这一表述概括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导向和目标任务,为谱写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坚持社会主义文艺的政治立场与人民情怀 

新世纪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到文艺创作、表演、评论和传播活动之中,他们辛勤工作、开拓创新,在文艺领域耕耘奉献,为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带来了愉悦和满足。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始终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文艺的全面领导;离不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落实党的文艺方针政策、谋划文艺工作大局;离不开始终坚持对文艺创作“肯定和赞扬什么”“反对和否定什么”“继承和发扬什么”等问题的鲜明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离开人民的文艺是没有灵魂的文艺,是没有根基的文艺。在新形势下,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开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实践,坚信人民群众的参与和评判是文艺创作“接不接地气”“受不受欢迎”“上不上层次”的客观标准,自觉摒弃主观臆造、批量复制的功利化、庸俗化和碎片化倾向,杜绝毫无“灵韵”的文艺糟粕滥竽充数。实践证明,文艺工作者只有扎根基层、深入群众、积极拥抱生活,才能萃取创作灵感,领悟艺术真谛。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艺创作重在启蒙思想、鼓舞斗志、筑牢信仰,歌颂百折不挠的革命乐观主义斗争精神,让人民群众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文艺作品呈现出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蓬勃生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文艺工作者洋溢着激越的豪情,绘就了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时代画卷。步入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推出了一系列反映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精品力作。

二、坚守社会主义文艺培根铸魂的职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文艺工作者既要不断强化技能、深化技艺、优化技巧,更要恪守以德为先、求真向善、德艺双馨。要切实肩负起“培根铸魂”的历史重任,把崇高的价值、奋进的力量、美好的情感融入文艺创作之中,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假丑恶的批判者和摒弃者,积极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不断攀登文艺创作的高原和高峰,以优秀的作品陶冶人、鼓舞人和塑造人,增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精神力量。

切实担负起培根铸魂的职责使命,要求文艺工作者必须坚守文艺的审美理想、坚持文艺的独立价值,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坚持兼收并蓄、守正创新;坚持精益求精,把质量放在首位,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国内一些“崇洋媚外”的现象值得警惕,一些人刻意将中西方不同文化历史背景下文艺理论的审美标准和评价范式混为一谈,对西方文艺观推崇备至。文艺工作者要正确把握好文艺“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立足“民族性”传统根基、彰显“中国化”审美风范。同时,也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以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胸怀,尊重理解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文化多样性和特殊性。

三、谱写社会主义文艺新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指出,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

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近年来,全国文艺界重拾深入生活、潜心创作的优良传统和良好风气,深入采风创作的越来越多、长期扎根基层的越来越多、反复深入生活的越来越多,推出一批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佳作。

但当前文艺界还存在极少数文艺工作者背弃信仰,迷失艺德,颠倒善恶,导致出现“三俗”文艺的现象,警示我们一定要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做到不被乱花迷眼、不被浮云遮目,增强自我净化能力,以高标格、高品位的艺术情怀,开辟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新境界。

新时代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优秀作品不断涌现,但仍存在着模式化、同质化问题。如何正确把握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追求成为文艺创作的焦点话题。一言以蔽之,人民的喜怒哀乐是文艺的灵魂所在,只有融入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才能深刻诠释文艺作品经典生成中“经得起推敲、受得住细看、耐得住回味”的朴素哲理。当然,社会主义文艺也是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面对中国形象全球传播中仍然存在“他塑”主导和“自塑”缺失的窘境,反思域外某些国家 “中国客观”与“世界主观”的刻板认知以及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尚存的“有理说不出、讲理不在点”的被动局面,一定要从维护国家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在世界文明的交流和互鉴中,勇立潮头并主动出击,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的文艺话语体系,做好文艺“走出去”这篇大文章,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