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文艺创作需要一颗真诚的心

2023-09-27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宾阳

近期,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徐跋骋作品抄袭事件、四川美术学院画家叶永青作品抄袭事件、广西贺州市作协副主席王忠民抄袭事件持续引发关注。徐跋骋被撤销专业技术职务并解聘、叶永青被法院判决赔偿500万元、王忠民被撤销作协职务和会籍。其所在单位及时处理并对外公布,让人感到欣慰。

无论是学术还是艺术,抄袭都是不可取的,其危害众所周知:扼杀创新,败坏风气,产生泡沫和负面示范。

那为什么抄袭不止?第一,一些创作者道德滑坡。这些人往往爱慕虚荣、急功近利,不愿付出艰辛劳动,奉行拿来主义。第二,一些创作者对知识产权的认知欠缺。他们不认为抄前人、其他艺术家的作品有问题,还有的人则是受商业利益驱动。第三,法律法规没有得到落实执行。很多抄袭者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既有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的因素,也有通过法律维权手续繁琐等原因。第四,媒体、展览等发表平台没有尽到核实、监督的责任。很多抄袭通过查重可以避免,但偏偏就是因为编辑、策展人有意或者无意的粗心,让抄袭作品成为漏网之鱼。第五,原创作者、发表平台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机构的宽容,助长了抄袭者的侥幸心理。有的原创作者心地善良,有理也让人三分,或者听之任之,不了了之;有的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对一些不大不小的抄袭事件监管缺位,有原创作者来投诉就建议他们去法院打官司,而打官司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导致原创作者不得不放弃维权。

事实上,在现代信息社会,发现、确认作品抄袭并不难,对抄袭者进行相应的警示教育和处罚也极为必要。没有好的环境就没有好的作者,没有好的作者就没有好的作品,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得不到满足。从营造风清气正的文艺创作环境和防微杜渐的角度而言,社会各界都要参与到反抄袭、保护知识产权的行动中来。

一是大力倡导修身立德。作为文艺工作者,要对艺术保持敬畏感。打铁还需自身硬,要脚踏实地不断打磨自己,苦练内功。艺品就是人品,要坚守职业道德,追求德艺双馨。

二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要落到实处。知识产权保护部门细分业务,俯下身子,贴近群众,做好服务,让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维权变得更便捷、更有效。

三是发表平台增强社会责任感。编辑和策展人要练就一双金睛火眼,要锻造一支清正廉洁的高素质采编队伍,要对抄袭者实施零容忍。

四是营造良好的评论环境。评论家要有锐气和骨气,要有学术良心,要敢讲真话、实话。

总的来说,文艺创作需要一颗真诚的心,少一些功利,多一点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