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院团管理者对剧目创作的质量把关

2023-11-21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吕育忠

院团长既是在各级艺术院团深耕多年的管理者,更是舞台艺术创作的策划者、把关者、引领者,有着丰富的领导管理经验。院团基本都是穷单位,院团长也不是什么官,是带着大家打食的人。尽管是个苦差事,但也不是你想当就当、想干就干的。要么懂行懂创作,要么懂经营会管理。但院团长这把交椅,也是个让人眼红的位子,因为戏剧界历来有一个通病,可患难但不可共富贵。但凡日子好过一点点,就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你。为此,不能把院团长这个位子当成自我吹嘘、自我标榜、自我炫耀的名利场;也不能把这位子当作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利益互换的交易所。不但要有追求、有境界、有情怀,更是要团结带领广大艺术家潜心艺术创作,奉献赓续历史文脉,传承中华美学精神的精品佳作,推动中国舞台艺术在新时代高质量繁荣发展。院团长是艺术作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舞台艺术创作同经济社会其他行业一样,今后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要解决质量“好不好”、品格“高不高”的问题。面对当前舞台艺术精品力作不多,优秀作品供给不足的状况,院团长在对剧目创作质量把关这个范畴内,该关注些什么?该干些什么?

一、要制定科学的创作规划 

创作规划是一个院团艺术创作的发展蓝图,是从高原迈向高峰的基础。没有一个科学的创作规划,就好比一叶孤舟在茫茫大海中四处飘荡,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现在很多单位制定的创作规划都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一是为规划而规划,所制定的规划是为了立项拿到创作经费;二是对本院团的艺术特色和艺术实力缺乏清醒的认知,不切实际;三是对重大时间节点所规划的项目,缺少前瞻性和针对性;四是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个重要的创作环节缺少必要保障,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做表面文章,应付了事。以上几个问题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有的项目无法落实、落地,被迫仓促变更,但变更又找不到更好的项目,最后只能临时抱佛脚,仓促上马,敷衍了事。创作出来的作品,既达不到预期水平,更谈不上优秀二字。把创作规划由粗放性、随意性、即时性向科学性、精准性、前瞻性转变,是今后繁荣创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优秀剧目的诞生,需要有明确的规划路径,看准的事坚决干,看准的戏坚决做,要花的钱精准花,一年不行就二年,二年不行就三年,不要像那些高高在上、又搞不出像样剧目的大院团一样,狗熊掰棒子,掰一个扔一个。精品创作不是做项目,需要艺术定力,需要十年磨一剑的精神。 

二、要高度重视剧本的创作质量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老生常谈。但当下的艺术创作,恰恰在剧本创作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剧目数量很大,质量参差不齐,差戏烂戏不少,好戏佳作匮乏,有歌无剧、有舞缺剧的现象大量存在。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剧本过不了“生活关”。剧作者的生活储备不足,资历阅历不深,缺少生活质感。从生活中打捞剧本,从灵魂深处挖掘剧本的心气和能力不足,生编硬造、闭门造车的多,抓点材料就写、百度一下就下手。这已经成为我们不少低劣作品的通病。二是剧本过不了“思想关”。缺少深邃、尖锐、有分量的思想穿透力,缺少对时代和历史生活的深刻把握和发现,缺少对人以及人的情感世界的独特感悟,缺少强大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作品缺少思想支撑,人物没有灵魂灌注,大大影响了剧目的品质。三是剧本过不了“文学关”。很多创作者既不能对所要创作的素材进行巧妙的概括和提炼,也不能运用形象的语言、精巧的结构、曲折的情节反映所要反映的人和事,同时缺少个体的内在体验及精巧的艺术呈现,大大削弱了作品的生命活力和艺术品格。四是剧本过不了“人物关”。人物形象是作品的至高点,传之久远、经典永恒的艺术形象,一定是个性鲜明、形象独特、情感丰富、性格多元的集合体,但目前很多剧本塑造的人物形象,既没有性格刻画、心理描写,也不见环境渲染、细节铺陈,扁平化、单一化,似曾相识、苍白无力,留不下令人难忘的“这一个”独特的人物形象。五是剧本过不了“想象关”。艺术点石成金,化平凡为非凡、化普通为神奇,都是艺术家的想象力使然,但现在的很多剧作者,不把创作作为主体激情的体验,而是把创作作为亦步亦趋的艺匠式摹写,不以追求高尚为目的,不是以提升净化人的灵魂为根本,不能借助想象的翅膀,不能用形象的感受、思索、领悟表达生活,创作出来的剧本生硬矫情,毫无生命力可言。剧本创作比的是经历、阅历、智力、能力,而不是名气,任何一个剧作家,尽管当年是如何有名气,总有过气的一天,但凡最后靠与所谓的学生一起署名,离过气也就不远了。

三、要找最适合最贴切的艺术主创 

一部作品的成功与否,一要看创作者的功力,二要看院团长的眼力。一个院团要创排什么样的作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院团长的眼力比创作者的功力更为重要。道理很简单,没有功力的创作,原本就不该进入院团长的审美眼界。一个院团长的判断力、决策力,决定着一个作品、一个群体、一份事业,甚至是一个剧种的荣辱成败。作为院团长,既不能你敢给钱我就敢排,也不能被创作者云里雾里的自我吹嘘所迷惑、所忽悠、所左右,而是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坚守艺术底线,恪守艺术良知。有了好的创作规划、好的题材创意,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就是要找到最适合、最贴切的创作者。好的合作伙伴是一个作品成功的关键。用对人事干成,选错人毁一生。由于生活经历、阅历的不同,学识、见识的差异,决定了创作者各有所长、各有擅长。不是每个创作者都能创作好各种类型题材的作品。对那些手中没有金刚钻,又什么活都敢接、什么题材都敢写,硬揽瓷器活的创作者,必须要学会婉言谢绝,避而远之,这也是一种智慧,这也是一种担当。 

四、要提升现实题材创作的艺术价值 

当下的现实题材创作,涌现了许多社会反响很好的作品。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一些作品主题不鲜明,故事不走心、不动人,存在着模式化、同质化、片面化、意念化、概念化的创作倾向。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把艺术创作简单化,有些创作者或艺术主管部门领导,缺乏对艺术规律的基本遵循,片面地认为只要有个好主题、好典型,就可以写出好作品,而不管该题材适不适合舞台艺术创作,不管该题材能否写出戏剧性,结果是事与愿违。尊重人才、尊重艺术家、尊重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是一个领导者的基本素养,你可以不喜欢某个艺术门类,也可以不进剧场观看演出,但对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决不可偏废,艺术创作上的事要敢于交给艺术家去解决。二是为争时间、抢速度,每出现一个先进人物或典型,立即抢题材,结果是意念先行、仓促上马,缺乏感染力;三是创作者修养不够、功力不足,在创作中又急功近利,结果是害人害己。文艺创作要以扎根本土、深植时代为基础,同时对艺术要怀有敬畏之心,尊重艺术规律,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具有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持久的审美价值。艺术创作难,现实题材创作更难。作为院团长,对创排现实题材必须用心再用心、谨慎再谨慎,所有的决策都是真金白银的付出。对一些颐指气使的指派,不懂装懂的做派,想当然的摊派,不能唯唯诺诺,不能盲目顺从,而是要据理力争,要软磨硬泡,宁愿认怂,决不逞强,不可做任何拍脑袋的决策,因为我们没有机会试错,也输不起。

 五、要对各艺术门类、艺术品种精准施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而成。围绕重大时间节点,抓现实题材的创作非常重要;就戏剧艺术发展的整体而言,传统题材、历史题材、红色题材和现实题材的并驾齐驱、交相辉映也非常重要;高度关注全国348个剧种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同样非常重要。这就需要院团长对各自所在的艺术门类、艺术品种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和把握,有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的定位。要对各自的艺术门类、艺术品种分门别类精准施策。各艺术门类、各艺术品种都有各自独特的历史渊源、独特的艺术趋向、独立的艺术品格。不同品种,适合表现什么题材、适合展示什么风格,都各具特色和优势。只有精准施策,一剧种一对策,一院团一对策,让各自的优长在各自适合的领域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的创作才能步入良性科学发展轨道,才能进一步提升质量。历史已经证明,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对每一种文化都提出了挑战,各艺术门类、各艺术品种,只有从其自身的历史传承、地域风情、文化精神、艺术特色上做出自己的选择,并在传播、流布的进程中按自身规律寻找发展之路,耕耘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沃土,孕育符合自己文化身份的文化生态,我们的艺术创作才能充满生机活力。 

六、要坚持以明德引领风尚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不断深化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是新时代的一项重大课题。文艺工作具有培根铸魂的地位和作用,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意识形态不是人脑中固有的,而是源于社会而存在。多元的时代风起云涌,经济全球化,不等于西方化,更不等于文化一元化。互联网带来的挑战前所未有,各种国外思想和观念趁机侵入,极大地削弱了主流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艺术创作领域并非净土,也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创作倾向:有的戏弄历史,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使历史虚无化;有的一味标新立异,追求怪诞,粗制滥造,招摇过市。面对这些创作倾向,作为院团长,必须讲政治、讲责任、讲担当。必须敢抓敢管、敢于亮剑、严格把关,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扛在肩上。因为,院团长是艺术作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守土有责,守土尽职。 

一个院团长的人生,可以是波澜壮阔,也可以是涓涓细流,当然也可以是微澜不起,是因为其所追求的高度和容量的不同,也代表着其人生纬度和标高的不同。对于当前的戏剧舞台艺术创作,从理念到舞台演出样式,可谓是传统与时新杂陈,高雅与流俗交会,有时会让我们乱花迷眼,一时看不清路径。因此,作为一个院团的领路人,更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目标明确、理念清晰、有审美判断力、有艺术创新能力和具有远见的实干家。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为此,我们的戏剧创作,一定要把提高艺术质量作为生命线,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谱写出新时代中华民族新史诗。

 (作者系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原一级巡视员,本文系作者在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促进行业协作共建戏剧生态”全国戏剧院团管理新业态新模式论坛上的发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