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舞台创演不能“唯大制作论”

舞台艺术作品演出时间的长与短,其实是一个辩证的话题。俄罗斯话剧《静静的顿河》八小时演出成就了史诗气象。图为该剧剧照。 现象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删改提高版让现场观众热...[详细]

戏曲与医药之缘

戏曲与医药,自古就结下不解之缘。 相传,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就因受到名医朱震亨一篇药名文化的启发。明代万历年间,朱震亨以医术高明而著称于世。汤、朱二...

陶臣:晋剧《傅山进京》演出四百场的思与悟

有些事情,时间经历得越久,看得越清楚。转眼间,《傅山进京》上演已经6年多,我们经历过近400场 演出 ,演出的过程,如同与一位400年前的故人相逢、相遇、相知。剧终谢幕之后,...

戏曲:洗去外在奢华关注艺术本体

真美!这两天,全本的昆曲《红楼梦》在省会大剧院上演,走出剧场的观众无不发出由衷地感叹,并纷纷拿出手机在展板前拍照合影。在摒弃了大舞美、大场面的大制作后,十艺节尽显回归艺...

演出市场:坚持原创、复排、移植剧目三并重

剧团是靠丰富的剧目和广大的观众群而得以生存发展的。目前,我国许多剧院团,包括省市以上的重点院团,日常轮流上演的剧目却并不是很多。这不利于剧团更多地占领演出市场,满...

白燕升:不看好戏曲振兴亦步亦趋坚守传统

白燕升 最近在电视上看到主持人白燕升的机会不如以前多了,主持戏曲节目这些年,他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主持人,在观众心目中,他是一个戏曲行家,连余秋雨对他都有这样一个判词...

戏曲节观众素质受关注:台上台下都要精彩

戏曲节观众素质受关注 在《贾宝玉》4月26日、27日两天的演出中,频现的闪光灯和拍照引发了不少纠纷,舞台上上演着宝玉的一生,而舞台下却因为拍照的闪光灯上演全武行。此事发生...

别开生面看大戏

前不久,经过四轮重排的新编现代晋剧《上马街》亮相舞台。乡音、小人物等元素,让该剧个性鲜明,更具魅力 《上马街》是编剧赵爱斌和导演雷守正继 《丁果仙》《范进中举》《傅...

中移动无线基地戏曲铃音推动传统文化保护

为推动戏曲这一具有几百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 中国移动 无线音乐基地特别推出戏曲铃音业务,使戏曲唱段通过掌中的 手机 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

文联:“晋”牌文艺精品叫得响

这个十年,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山西省文联),着力打造了一大批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文艺精品。据不完全统计,我省文艺界共获国际、全国、省部级各类文学、艺术...

太原与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合作保护“非遗”

今年6月8日是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我市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演出,市领导王爱琴、张政、王爱萍出席。演出结束后,太原市与山西戏剧职业学院签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框...

弘扬晋剧 老艺术家畅谈艺术传承

昨日,省城老中青三代晋剧表演艺术家相聚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围绕弘扬晋剧文化、传承晋剧艺术,谈感受、说心得、提建议。 花艳君、郭彩萍、武忠、李月仙、阎惠珍、高翠英等...

晋剧历史 源远流长

听晋腔,品晋韵,睹晋艺,思晋史。晋剧作为中国戏曲的一部分,从孕育到形成以至成熟的过程,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早期的歌舞、百戏及说唱等古老的艺术活动。 早在春秋时期,尧...

  • 首页
  • 上一页
  • 499
  • 500
  • 501
  • 502
  • 503
  • 下一页
  • 末页
  • 5076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