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舞台创演不能“唯大制作论”

舞台艺术作品演出时间的长与短,其实是一个辩证的话题。俄罗斯话剧《静静的顿河》八小时演出成就了史诗气象。图为该剧剧照。 现象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删改提高版让现场观众热...[详细]

戏曲界拒绝“人亡艺绝”悲剧重演

3月21日,弟子们为已故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学津的墓地举行了动土仪式。3个月前,这位71岁老人的离世,带走了一些没法挽救的东西。 这位京剧大师张君秋之子、马连良之徒,在医院治病...

白先勇:开设戏曲课程复兴中华文化

3月9日,台湾当代著名作家白先勇在上海举行昆曲艺术讲座,以昆曲情与美之精粹打动听众。白先勇呼吁,两岸应合力繁荣中华文化精粹,抓紧培养昆曲青年演员、研究人才以及欣赏昆...

戏剧文化现象叹

【年逾古稀的花艳君老人】 【在无声的世界里,戏剧的魅力依然让她们精彩---一对聋哑姐们表演挂画】 看完了某歌星在国外办的个人演唱会,再了解几百个活跃在民间的戏剧艺术团体...

校企联袂培养晋剧艺术人才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与省晋剧院签订合作协议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将成为省晋剧院最大的表演人才培养基地,省晋剧院将成为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重要的教学实践基地。3月7日,山西戏剧职业...

中路梆子在东四处

冠以晋剧之名的山西中路梆子,自清代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生成,在晋中一带流布迄今已逾一个半世纪。中路梆子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活动地域不同,方言环境不同,吸收的民...

省戏校与晋剧院校企合作 传承晋剧艺术

7日,山西戏剧职业学院与山西省晋剧院校企合作签字仪式,暨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教学实践基地与山西省晋剧院人才培养基地揭牌仪式在太原举行。 山西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王爱爱,已...

记《晋剧音乐》作者郭少仙 音乐爱好者生平

郭维芝,字少仙,号乐正斋(1910年~1954年)祁县夏家堡人。幼年丧父,未上学前,在母亲教导下,已识字读书。入学后,为张仪生老师赏识,在其鼓励与帮助下,十三岁负籍从师于太原一...

山西6部国家精品剧目是怎样炼成的

新闻背景 从2002年起,文化部、财政部开始实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至今10年间优中选优相继评选出100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我省话剧《立秋》、舞剧《一把酸枣》、京剧《走西...

尊重中国戏曲的艺术个性

中国戏曲的丰富博大多彩多姿,不仅是由于戏曲总体艺术手段与表现力的多样性,而且是因为各个地域各个剧种各具特色各擅胜场。所以,保持和发挥剧种个性,无疑攸关中国戏曲的生...

戏曲进高校,能否站稳脚跟

1月7日, 中国戏曲学院 招生办发出通知,请参加戏曲文学等专业考试的考生在本月20日前上网打印准考证。1月底,新一年的全国艺术考试陆续拉开序幕。 另一所知名艺术院校,其受追...

把戏剧工作室开到全国去

当广州、深圳、成都、 杭州 等城市在区域演艺中心的跑道上你追我赶时,在北京和上海之外,他们谁会是中国戏剧第三城? 在本世纪初,戏剧演出市场刚刚回暖之时,这个问题还根本...

山西戏剧教育:在困境中走出的特色办学之路

在山西省吕梁艺校里,因学校面积小,没有操场,学生们从没有上过一节体育课,而太原艺校的图书室只是会议室一角;晋中艺校连台电脑都没有,招生录取表都要上街打印。 凡此种种...

  • 首页
  • 上一页
  • 501
  • 502
  • 503
  • 504
  • 505
  • 下一页
  • 末页
  • 5076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