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地方戏曲 >

山西的秧歌戏

2014-02-28 发表|来源:太原日报|作者:Major

秧歌戏的形成与特点

秧歌的表演多在行进中或在广场,秧歌队行进在一个较宽敞的广场时,原地围起一个“场子”,围好后,有的秧歌队会在场子中间由两三个演员表演一些具有简单情节、诙谐幽默的小段子,久之“秧歌戏”诞生了。

秧歌成为戏曲,很受山西百姓的欢迎,在山西遍地开花,而且一些地方早就有了专业剧团,至今还是山西境内流行的主要剧种。在20世纪80年代编纂的《中国戏曲志·山西卷》中,收录了秧歌戏和与秧歌有关的剧种15种:朔县大秧歌、广灵大秧歌、繁峙大秧歌、泽州秧歌、汾孝秧歌、介休干调秧歌、壶关秧歌、翼城秧歌、襄武秧歌、祁太秧歌、太原秧歌、沁源秧歌、左权小花戏、河曲二人台、凤台小戏。在上世纪90年代初编纂的《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西卷》中,编收了秧歌戏和与秧歌有关的剧种12种:晋北大秧歌、晋中秧歌、襄武秧歌、沁源秧歌、西火秧歌、壶关秧歌、泽州秧歌、平腔秧歌、汾孝秧歌、河津小花戏、左权小花戏、二人台。

在《清代竹枝词》中有这样两句诗:早春戏馆换新腔,半杂秧歌侑客觞。这表明在乾隆时的戏馆中,已有了秧歌腔。但这两句诗仍不能说明戏馆中的“新腔“是有了秧歌戏,还是在戏中“杂”用了秧歌的腔调。

关于山西秧歌成戏,从志书记载看,河曲县五花城乡大念墕村的龙王庙戏台同治八年(1869)的题壁中“阳歌盛事”是较早对秧歌戏的记载,其中“小寡妇上坟”是20世纪初仍在省内各地流行的民歌小调。

在长治县柳林乡寺庄村同治四年(1865)立的石碑“奉官禁止演唱秧歌”,一定是秧歌的内容不符合当时的政治或道德标准,“有伤风化”,才予禁止。从秧歌中现在仍能够知道的“粉段子”和后来一些地方“禁秧歌”的条文看,当时所禁的秧歌是有情节的小戏。

由此可见,在同治年间,山西的秧歌已经成戏并已有专业演出了。之后,对于秧歌戏的记载多了起来,记录的剧目也多了起来,如清徐县尧城大队舞台题壁记有光绪二十一年(1896)的演出和剧目:五月初七日,祁太德盛社,首日,《吃油馍》《采茶》;午,《换碗》《求妻》;晚,《翠屏山》《大观灯》《大算命》《卖豆腐》。秧歌成戏后继承了小而短的传统。小是指角色小、演员少。小生、小旦,最多再加个小丑即可成一段戏,因此多被人称作“三小戏”。短是戏短,秧歌戏没有成本连台的“大戏”,多是反映日常生活、家长里短的生活“小戏”。当然秧歌戏还有一些自身的特点,如演的多是当时的“现代戏”,演出服装、道具简单,机动灵活,唱腔是地方小调,道白用地方方言,语言风趣幽默、贴近生活等。

秧歌成戏后唱腔逐渐朝着“戏曲化”的方向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秧歌戏的唱腔体式已有四种。

一是保留早期秧歌民歌小调形态。唱腔仍是以民歌小调为主,演出小戏一剧一曲,剧名即曲名。这种秧歌戏虽然保留了民歌小调的形态,但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吸收了较多的“曲子”(主要是“明清俗曲”)和其他地域流行的唱调,曲调逐渐丰富。这类秧歌戏以晋中秧歌为代表。

二是将传统的秧歌小调简单化,成为以上、下两句无限反复的唱腔。唱腔只有一种或两三种,以唱词的字数作为唱腔的基本结构和唱调。这类秧歌戏有泽州秧歌、平腔秧歌和汾孝秧歌。

三是以传统的一首或几首秧歌小调为基本曲调,将唱腔的曲调板式化。虽然唱腔是以“板式”称谓的,但唱腔中仍保留着“四句秧歌”唱调的基因。这类秧歌戏以晋东南的襄武秧歌为代表。

四是虽然尚保留有传统一剧一曲的曲调,但在发展中不仅使自己的曲牌体唱腔板式化,而且把梆子戏中各种板类的板式完整地吸收进来,与原有的曲调同用于一剧中。这类秧歌戏以晋北大秧歌为代表(包括朔州大秧歌、繁峙秧歌、广灵秧歌)。

秧歌戏的乐队早期都是以打击乐器为主,全省大多称为“干板腔”或“干板秧歌”,在不断的发展中,各地秧歌戏才逐渐有了管弦乐器的伴奏,使用乐器大多是当地梆子戏、其他戏或民间乐队常用的乐器。

早期秧歌的表演形式有“唱”“扮”和“演”。正是由于秧歌的多样的表演形式,才使得秧歌成为“歌”、成为“舞”、成为“戏”的民间艺术形式,成为了山西人民喜爱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艺术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