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地方戏曲 >

山西地方小戏 广灵大秧歌

2014-02-28 发表|来源:chnjinju.com|作者:王培宾

广灵大秧歌又名“优歌”、“洋干”,是流行在广灵、浑源以及河北省的阳原、蔚县一带的地方戏曲,由当地的蹦蹦戏、民歌以及北路梆子剧种之影响发展壮大而成。据清朝乾隆十九年撰写的《广灵县志》记载:“春场在先农坛。是日,设春筵用优歌。”由此可见,广灵秧歌的形成年代,起码也在乾隆十九年以前,甚至在清初康熙年间就有其雏形。

广灵秧歌最初活动于广场,后登上舞台。清嘉庆至道光年间,随着梆子剧种的蓬勃发展,广灵秧歌也不断成长壮大。大同、浑源、阳高以及河北省蔚县、涞源县、易县等地区经常有广灵秧歌班社的演出活动,期间,梆子戏和弦子腔也在此地有频繁演出,广灵秧歌从这些剧种中移植了部分剧目。脚色行当、唱腔也都有所发展,音乐则引进了板式变化体梆子腔。

清咸丰至光绪年间,广灵秧歌在不断的演出实践中,引进的梆子腔逐步地和演唱弦索调的“训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秧歌唱腔成为曲子和板腔的联合体制。本世纪30 年代,是广灵秧歌的兴盛时期。广灵县大部分农村都建立了业余班社,这种业余秧歌班社后来逐渐发展到临近的蔚县、阳高、阳原、灵丘、浑源等县,广灵秧歌传入这些县以后,又和当地的民歌、小调、方言、土语相结合,于是产生了“蔚县秧歌”、“阳高秧歌”、“阳原秧歌”、“灵丘秧歌”、“浑源秧歌”。仅“阳高秧歌”又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桑干河以南的“堡村秧歌”,另一派是桑干河以北的“八里台村秧歌”。“南派”行腔稳健,“北派”行腔华丽。这一时期,广灵秧歌的脚色行当分工更加细致,演员由主工发展到专工,剧目也增加到140 多个,虽然多数是移植而来,但经过了艺人的精心加工,已成为了广灵秧歌的传统剧目。

抗日战争爆发后,广灵秧歌班社遭到解体,艺人星散,广灵秧歌渐趋衰落。新中国成立后,许多村庄相继建立起秧歌班,一批女演员登上舞台。1959年广灵县成立了青年秧歌剧团,曾参加雁北地区戏曲汇演。1962 年,因经济困难,剧团被迫解散。“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广灵县文化馆对广灵大秧歌进行抢救,抄录了数十个剧本,录制了部分传统剧目,编写了30 余万字的《广灵秧歌音乐》。有一些村镇再次成立起秧歌民间业余剧团。1981年,县文化馆举办秧歌培训班,1983年7月广灵县正式建立起专业的广灵秧歌剧团。

广灵秧歌的曲子有三十六“训”,现存十八“训”。训调、小曲属弦索调,是秧歌的早期唱腔。一般为四句一段,反复演唱,在传统的“三小戏”中经常使用。秧歌的板腔体唱腔共有:[扬腔]、[悠板]、[头性]、[二性]、[三性]、[介板]、[倒板]、[滚白]、[闷昏]、[倒板]等十种。其中:[扬腔]是[头性]的引子;[头性]属慢板;[二性]节奏平稳,可快可慢;[三性]与[介板]适宜表现激动情绪;[滚白]与[闷昏]适宜表现悲痛和昏死复苏的情绪。板式的增加,使广灵秧歌具备了演出行当齐全的大戏的能力,表演也由过去接近生活化向到程式化表演转化。

广灵秧歌文、武场乐器与其它剧种大致相同。广灵秧歌传统代表剧目有:《烈女传》、《三贤》、《合凤裙》、《花亭》、《送枕头》、《打瓦罐》、《杀狗》、《泼水》、《赶脚》、《借冠子》、《张喜鹊打老婆》、《王三小求妻》等100多个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