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地方戏曲 >

山西地方小戏 左权小花戏

2014-02-28 发表|来源:王培宾|作者:佚名

 

左权县,原名辽县,古称辽州。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1942年5 月25 日,在一次反“扫荡”的战斗中,八路军总参谋长左权将军光荣牺牲在辽县麻田附近。为了纪念左权将军,经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批准,当年9 月18 日将辽县正式改名为左权县。

左权小花戏,流行在山西东南部的左权县(古称:辽县)境内,是这个地区颇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小花戏”原本不属于戏曲形式,而是流传在左权、和顺一带的、名为“辽州社火”中的“文社火”这种轻盈、活泼的民间歌
舞,因它产生于左权县,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正式定名为“左权小花戏”。

 “辽州社火”是辽州境内流行的民间艺术形式的总称,包括文社火、武社火、小秧歌、喊大腔、耍龙灯、舞狮子、跑竹马等。其中属于当地正月十五元宵节时“闹红火”中最受群众欢迎的“文社火”,就是左权小花戏的前身。“文社火”是一种民间敬神祈福的庆典方式,参加演出的村民手持彭扇、边舞边唱小秧歌,所唱曲调都是当地流行的小曲、山歌、小调,这些小调既是这种歌舞的一部分,又是可以独立的民歌。

清代末年,在吸收了大量民间小调的基础上,加入了简单的故事情节,人物也由原来的第三人称发展为分生、旦、丑等行当的第一人称形式,逐渐发展成为边歌边舞的地方小戏,演出的剧目有《卖扁食》、《放风筝》、《观灯》、《铲菜》、《打樱桃》等。

抗日战争时期,左权县作为敌后根据地,抗日革命政府借着这种文艺形式,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抗日,对左权小花戏进行了利用、改造、提高,将这种固定的文艺活动形式命名为“左权小花戏”,小花戏真正开始成为了一种较完整的舞台戏曲形式。创作演出了《送哥哥参军》、《保卫黄烟洞》、《小放牛》、《上冬学》、《回娘家》、《四季生产》等反映当时斗争生活的小剧目,成为教育人民,鼓舞士气,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

小花戏的音乐结构属于连曲体,一剧多曲的剧目较多,也有一剧一曲的剧目。伴奏乐器方面,在唢呐、鼓、镲、锣、鱼木等基础上,吸收了晋剧、京剧的胡琴、竹笛、扬琴、提琴等。小花戏的主题多反映社会生活,尤其注重表现劳动人民憎恨邪恶势力、追求美好生活的美好愿望。曲调优美、流畅,易于感人,结构完整,节奏鲜明。歌词以七字句式为主体,也有的十字句式。唱词也多以“五更”、“四季”、“十二月”为序列结构,接近于民歌民谣,通俗易懂。

1996年,左权县成立了小花戏艺术团。新时期以来,小花戏编演的《开花调》获得文化部音乐、舞蹈比赛一等奖,全国民间艺术“群星奖”;《筑路哥哥》获得全国第六届群星奖金奖;《洗衣裳》获得第十届群星奖优秀剧目奖;《百花迎春》、《春潮》获得山西省表演金奖。1996 年,左权县获得文化部“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