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地方戏曲 > 代县道情 >

乡味浓郁的代县道情

2014-12-23 发表|来源:山西日报|作者: 原雪瑞

 

南方叫渔鼓,北方叫道情

 

代县自古有 “十年九旱”之说,“水秧歌,旱道情,耍孩儿过来刮大风”这句顺口溜反映的正是地地道道的代县民俗文化。

道情之唱,由来最古。其声则飞驭天表,俯视八纮,志在冲漠之上,寄傲宇宙之间,慨古感今,有乐道徜徉之情。道情,乃曲体之至高至妙者也。(清·徐大椿《乐府传声》载)

道情,早在唐代时期就已产生,起初以道歌出现,后渗入国家礼乐文化,逐渐发展至民间,以红火的形式边唱边表演,到宋代演变为道情剧种。《宝卷》记载:唐时,有湘子者,好道入山(终南山)不返,其叔韩愈被贬潮州,因雪阻道兰关(秦岭),湘子赶来,以道歌说唱,渡韩入山归隐。韩湘子实有其人,道情由道歌发展而来的传说还是较为可信的。20世纪90年代,在西夏天都海原出土一个宋代耀州窑青釉小碗,内壁以汉字铭文刻《道情》词一首:“世人临通几时休,从春夏至秋。忽然面皱与白头,问君忧不忧。速省悟,莫回头,除身莫外求。价饶高贵作公侯,争如休更休。”

道情,原本是传播道教思想的一种说唱艺术,是道教济世度人的一种教化方式,为道教文化与民间信仰相结合的一种产物。据代州老艺人王镜如生前口述,前辈老艺人传说古代终南山有一种琴音异常优美,当地民众仿此琴音编歌演唱,流传民间后为道家收集纂为道歌。元代燕南芝庵所著《论唱》云:“三教所唱,各有所尚,道家唱情,僧家唱性,儒家唱理。”可见,道情乃道教歌唱艺术历史产物的一个特定名词。在唐代,道教盛极一时,道歌也由此盛行天下,道情艺术得以发展。

道歌演变成道情,是艺术形式的重大变革。前者是歌曲,以抒发情感为主;后者为曲艺,重在说唱故事,这种演变得益于道情艺术的发展,发展阶段大约从宋代开始形成。道情登上戏曲舞台,则是艺术形式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作为地方艺术,道情在长期与民间艺术相结合的过程中受到当地语言、风俗等不同的影响,必然形成它自己的特色和个性,整个道情艺术的产生发展概况也就是代县道情总的源流和沿革。

据忻州市“非遗”保护中心考证,上馆镇大西庄古戏台后台的板壁上记载,同治五年(1866年),代县东章村四和班娃娃班(道情班)演出三天。张家堡古戏台后台墙壁上记载,光绪十四年(1888年),峨口镇东下社村双和班(道情班)演出三天。由此推断,代县道情登上戏曲舞台的时间,大约在清代中期。代县道情在剧目和音乐上,掺杂了一些与北路梆子戏曲相同的成分,文坊牌子曲,武坊锣鼓经,唱腔中的“滚白”“介板”“流水”等,几乎与北路梆子完全一样。

代县道情,是晋北道情艺术的一个支流。据调查,在全国各地有道情艺术的不下四五十种,南方叫渔鼓,北方叫道情。仅山西省就有 “晋北道情”“临县道情”“洪洞道情”“永济道情”“阳城道情”“长子道情”六大派种,在唱腔、曲牌和音乐伴奏方面,保持着各自的特别风味和地方色彩。

据道情老艺人回忆,过去代县道情艺人多属以艺为主,兼以农事或其他职业的半业余人员,活动演出多在年节、庙会、古会等,艺人们以口传心授的方法辈辈相传着道情艺术。道情老艺人刘二文介绍,前辈艺人说代县最早的道情班是东章村的世和班和东下社的双和班,以后有富村的郎八二道情班。民国至今,代县道情班有刘街道情班、三甲村道情班、神涧道情班、石岗道情班、显旺道情班等10余个。如今代县道情艺人统计仅30余人,最年轻的也已40多岁。

代县道情,充盈着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地方文化色彩浓厚,语言诙谐幽默、明白如话,易于为民众所接受。其演唱方式自由,曲调流畅,节奏明快,近乎绝唱。它与传统文明不离不弃,是研究民间宗教音乐和戏剧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代县道情作为“非遗”保护名录家族中的一员,融合了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精华,其独特的文化身份和文化个性早已深入代县人的骨髓,为古老代州这座享誉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