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地方戏曲 > 大涧道情 >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涧道情

2016-03-05 发表|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作者:马建军
传承地方小戏 尽显唐风晋韵
传承地方小戏 尽显唐风晋韵

大涧道情流传于山西省北部的灵丘县,是大同市较为独特的一个地方戏曲种类。作为一个颇具特色的地方剧种,大涧道情生动活泼、带有浓厚的民间色彩。

大涧道情以大涧村而命名,大涧村位于灵丘县城东落水河乡。大涧村自古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清宣统二年,大涧村白永昌、吕作福、白永印、白家绪、张玉禄、刘周来、乔三、乔双锦八位村民拜繁峙县磨二为师,学习道情,后组成20多人的戏班,经常在山西灵丘、广灵、浑源及河北涞源、蔚县等地区演出。这些艺人们在学习道情的基础上又不断加以创新,最主要是融和了大同地区的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小曲,渗融了当地的乡韵乡律,形成独具大涧地域文化特色的大涧腔调,故名大涧道情戏。自清光绪(1895年)成立剧团以来,无论社会如何变化,该剧团始终坚持推陈出新,深入乡村和周边县市演出。主要剧目有《卜卦》《扇坟》《劈棺》《风雪配》《三贤》《龙蛇阵》《顶灯》《重婚》《泥窑》《五女兴唐传》等十多个剧目。因其以生活小戏为主,台词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深受当地民众的欢迎。

大涧道情的乐器颇具特色,伴奏器乐有板胡、二胡、笛子、低胡、渔鼓、锣、镲、四块瓦等,其中四块瓦、渔鼓为道情的特定乐器。这些乐器奏出来的音乐,轻快、活泼、开朗、优美,既有浓厚的中国庙堂古典音乐的味道,也有着浓郁的晋北地方风味。

大涧道情原为唐代道教的道曲,原有72调,现存12调。大涧道情的唱腔非常有特色,它以联曲唱腔为主,常用的唱腔曲牌有“双梅”“单梅”“一枝梅”“大红袍”“南北”“跌落金钱”“苦河子”“反耍孩儿”等,同时也吸收了北路梆子和晋剧的音乐元素。其唱腔以真嗓演唱,清悠委婉、悦耳动听,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大涧道情的表演重文轻武,重唱轻做。表演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旦角多行快步、碎步,须生的表演则以稳健的坐唱为主。其艺术风格柔美而典雅、浪漫而抒情,充盈了浓郁的乡野生活气息,鼓荡着强劲的生命活力,并以其短小灵活的形式和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在民间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现年64岁的白延光,1962年参加道情剧团扮演生角,后又主攻琴师、司鼓、编剧。曾编演多部现代戏,受到领导和观众的好评,获得多项奖项。1973年担任剧团团长至今,更加激发了他传承大涧道情这个地方小戏的积极性,带领村民,自编自演,开拓创新,极大地活跃了农村群众文化。

近年来,在灵丘县委、政府和文体局的支持倡导下,该剧团日渐活跃起来,在年度农村小戏调演中,县政府设奖鼓励,提高了演职人员的积极性,为该剧种的繁衍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1年,大涧道情被山西省文化厅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延光被确定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涧道情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