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地方戏曲 > 碓臼沟秧歌 >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让碓臼沟秧歌不绝于耳

2022-11-11 发表|来源:文艺报|作者:闫铮
新荣明长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是唐太宗李世民率军平乱后,创作的一首名垂千古的《饮马长城窟行》。新荣饮马河,因这首诗而闻名。碓臼沟秧歌就发源于烽火峥嵘的大同市新荣区碓臼沟村。碓臼沟村以北,是夯土长城,举目远眺,烽燧绵延、堡堡相望。这样的边关要塞,战争时期烽火连天、金戈铁马,和平时期边塞人民互市贸易、商贾云集,成为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交织的腹地。碓臼沟秧歌戏既浸润了长调的悠长宽广、粗犷豪放,又蕴含着小曲的婉转低回、抒情细腻,将内蒙古草原与黄土高原的审美情趣融于一体。

碓臼沟秧歌形成于较封闭的农业社会,它的表达方式、生存途径、发展环境与传统的农业社会相适应,表达了碓臼沟先民对世界的认知,是本土文化中最具魅力的部分。方李莉认为,“全球化和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也许是人类文化的又一次演替过程,在这一演替的过程中原有的文化,成为了新的文化生长的有机质、孢子和种子,因此,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很重要,但我们也要看到,保护的目的,并不是让其静态的存在,而是让其以一种新的形式重新生长在我们的生活中”。戏曲是活态化的艺术,有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与多元文化的繁荣,地方小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日趋衰微。地方戏曲的研究,应利用文化生态学、区域文化史的研究方法,剖析地方戏曲产生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生态环境、政治生态环境等,才能从源头上抢救和保护“活态戏曲文化”,让戏曲文化这棵大树根深干壮、枝繁叶茂。

一、碓臼沟秧歌产生的自然生态环境

碓臼沟秧歌,发源于大同市新荣区碓臼沟村,流行于晋蒙地区的左云、丰镇、凉城等。碓臼沟位于山西省北端的大同盆地北缘,地处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过渡带的黄土丘陵区。境内沟壑纵横,丘陵起伏,东与大同县、阳高县相连,南接大同市南郊区,西临左云县,与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毗邻,北以长城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凉城相望。碓臼沟地处农业与畜牧业的交错地带,可耕可牧,是长城沿线农耕与游牧文化交融的前哨。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生态,造就了唱词通俗易懂、曲牌多元丰富、板式灵活多变、唱腔高亢婉转、风格爽利诙谐的碓臼沟秧歌。

二、碓臼沟秧歌发展的人文生态环境

“山乡庙会流水板整日不息,村镇戏场梆子腔至晚犹敲”。山西农村土戏台上的这副楹联,真实地表达了山西人对戏曲的痴爱。山西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繁多,是中国戏曲的摇篮。山西共有50余种地方剧种,种类位列全国第一。现存金、元、明、清古戏台3000余座,数量占全国古戏台的五分之四。全国有12座金、元时期的古戏台,全部在山西。一座座斑驳沧桑的古戏台,回响着千年的袅袅余音,承载着厚重的山西戏曲记忆。

宋代山西泽州艺人孔三传所创诸宫调,因用不同宫调的曲牌演唱而得名,是戏曲音乐的渊源。诸宫调的多宫结构和一人演唱的形式,对北曲杂剧音乐结构和演唱形式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是目前所见保存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为后来王实甫的《西厢记》所借鉴,促成了元杂剧的诞生。元曲四大家中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都是山西人,形成了一个杰出的杂剧作家群,创作了众多的优秀剧目,如《窦娥冤》《梧桐雨》《望江亭》《墙头马上》等,为元杂剧的高峰奠定了基础。明清时期,是山西戏曲发展的鼎盛时期,梆子戏、秧歌戏、道情戏、曲子戏、落子戏、锣鼓杂戏等,层出不穷,异彩纷呈。得天独厚的戏曲人文环境,为地方小剧种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

北路梆子、右玉道情、耍孩儿、二人台、罗罗腔、朔州大秧歌、广灵秧歌等,都是晋北土生土长的戏曲剧种。碓臼沟秧歌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其它剧种的优势,完善发展自己。碓臼沟秧歌在北路梆子的影响下,从民间小戏的窠臼中蜕变飞跃。板腔体的多种板式,如[头性]、[二性]、[三性]、[介板]、[滚白]被碓臼沟秧歌戏吸收,标志着梆子声腔为主的新唱腔体系形成。朔州大秧歌、广灵秧歌、繁峙秧歌是晋北颇具影响力的三大秧歌戏,在数百年的传承发展中,形成了以训调、六股子为主的唱腔模式。碓臼沟秧歌将训调、六股子与当地小调、方言融合,构成碓臼沟秧歌的主要唱腔。北路梆子的板腔体和训调的联曲体相结合的戏剧样式,被称为“梆纽子”,具有兼容并蓄、灵活多变的音乐特征。

三、板腔体与曲牌体兼用的唱腔模式

唱腔指在戏曲中,所有以人声演唱的音乐,统称为唱腔。声腔指戏曲、曲艺乐种,历史上在某地区不断发展变化、传播,世代流传的某种特定乐调系统,有着较强的传承性与血源性。“中国的戏曲剧种,都是以某一种声腔结合本地语言为特色,一种或多种声腔为主调,进而成就一个剧种的音乐表达方式”。碓臼沟秧歌的音乐以板腔体为主兼用曲牌体。戏曲唱腔分四部分[梆子腔]、[训调]、[红板]、[明清俗曲]。

1.梆子腔

梆子腔是碓臼沟秧歌的主体声腔,音乐的总体风貌和韵味与北路梆子相近,音乐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以“上下句”为唱腔的基本结构单位。上下句在音乐上最明显的标志,是乐句的句末落音,通常上句落在调式的不稳定音上,下句落在调式主音上。旋律围绕主音进行上下五度的发展,构成了典型的梆子腔旋律骨架。碓臼沟秧歌借鉴了北路梆子的五种基本板式:[头性]、[二性]、[三性]、[介板]、[滚白]。

2.训调

碓臼沟秧歌、朔州秧歌、繁峙秧歌、广灵秧歌、河北蔚县秧歌都使用训调,属曲牌体。训调是地区性传播声腔。“训调的句式结构是由两个和两个以上的乐句(都是对偶句)组成的单乐段,同一训调可演唱多段唱词,呈分节歌形式。其前奏与间奏均采用打击乐或打击乐相结合的形式。训调的唱腔节奏可分为慢板、中板和快板三种形式”。碓臼沟秧歌的训调主要有《古训调》《小旦训》《连环训》《连头训调》《高字训调》《赶山训调》等。朔州秧歌戏有《平训》《越来调》《闪半边》《五音堂》《大游板》等。繁峙秧歌有《跌落金钱》《奶训》《空弦训》《满酒训》等。广灵秧歌有《崞县训》《豆腐训》《马头训》《水波浪》《梦昏训》等。河北蔚县秧歌有《大训》《梦魂训》《棒子训》《观灯训》《借冠子训》等。晋北秧歌与河北秧歌中训调的使用灵活多变,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多首连用,还可以与梆子腔穿插使用。

3.红板

红板的风格似道情,繁峙秧歌中亦称六股子。红板的使用十分灵活,可与训调、板腔体连用。红板多为五声性旋律,适于叙事与抒情,每句唱腔末加打击乐伴奏。常用曲牌有《平红板》《紧红板》《苦红板》等。唱腔中多加入衬词“哎呀呀,哎嗨嗨”“哪哈咿呀嗨”,增强了碓臼沟秧歌活泼、爽利的唱腔特点。

碓臼沟秧歌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造就了她既古拙、奔放、热情,又细腻、委婉、苍劲的艺术特点,成为百余年来晋北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2006年,碓臼沟秧歌戏被列入山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一系列非遗保护措施的落地,为抢救、传承、发展这一稀有剧种带来了希望。20世纪80年代,山西戏曲剧种约有50多个,2016年“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数据显示,山西现存剧种3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精神根脉,保护之路任重道远。

[作者系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本文系2019年度山西大同大学科学研究项目“丝绸之路音乐研究”(2019K39)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