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地方戏曲 > 凤台小戏 >

山西和顺“凤台小戏” 500年后面临“凋零”

2015-03-23 发表|来源:中新网|作者:赵志伟

“凤山脚下一枝花,元夜飞红分外佳,歌舞飘香入万户,千年传艺在农家。”这首诗在和顺当地广为流传,诗中也充分反映了这一民间剧种的历史艺术价值和地方特色。

“凤台小戏是具有和顺地方特色的小剧种,也是山西一个特色剧种。它起源于明中期,成形于明后期,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但是,凤台小戏的传承情况不容乐观。老艺人已经寥寥无几,有几个也只能唱,不能上台表演了,年轻艺人还没有培养起来。”3月15日,当本报记者联系到凤台小戏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胡志毅时,83岁的老人发出这样的感叹。

小商贩家传故事演变而来

凤台小戏结构简洁,篇幅精练短小,故事集中,形式活泼,内容主要反映了人们的爱情生活和对自由理想的追求,因凤台村而得名。这个特色剧种曾经受到了省内外多数艺术家的高度评价和各界观众的喜爱,被称为“太行山上一枝花”。

凤台小戏整个戏剧以小见长,以精取胜,没有悲剧的一种小正剧和小喜剧。胡志毅说:“剧中人物的形象都有鲜明的个性,情节和故事以 《西厢记》、《聊斋》中的故事为多,人物一般是两三个人,最多不过五人。”

谈到凤台小戏的起源颇有意思,胡志毅提到,在明朝初期,南方卖笔墨的陈姓小商人在凤台落户以后,家传的一种说唱故事流传开来,后来传给白家、董家,逐步发展成凤台小戏。

起初仅有 《银纽丝》、《茉莉花》、《寄简》、《张生和莺莺》、《韩湘子渡林英》等南方民间曲调和片段词曲,主要以口头说唱为主,形式和音乐也很简单。

到了明代中期,出现了生、旦两个角色,有了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故事,曲牌也有了发展,构成了简单的戏曲小戏,又出现了《八角鼓》、《检检花》、《卖裙》、《腊梅花》等曲牌。表演上逐步有了一定的形式、要求和规矩,初步具有了小戏的雏形。

明代末期,人物角色得到了发展,出现了生角、旦角、丑角,生角中分出了老生、小生和须生,旦角中分出了老旦和小旦,故事形成了完整的情节,并产生了 《避雨》、《顶嘴》、《送灯》、《饯别》、《拷红》、《寄简》、《逾墙》、《画八扇》、《画四画》、《十绣》、《拍蝴蝶》、《盼五更》、《卖胭脂》、《凤仪亭》、《打尿床》、《牧牛》、《占花魁》等三十多个剧目和《八角鼓》、《太平年》、《盼五更》、《卖裙》、《五花腔》、《南曹》、《疗病》等五十多个曲牌。

格调清雅的折子戏

凤台小戏在500多年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把富有南方风味艺术小戏,逐步演绎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小戏。因为兼具南北方风格,别有一番风味。

胡志毅说:“从13岁起,我就开始学习演唱,到现在已经70年的时间,一直对这个小戏着迷。凤台小戏在历史上无专业班社,多年靠家传口授技艺,先由陈家再传到董家。每年冬三月排练,正月出演,年长日久,形成了业余小戏班子。传艺学戏在老艺人宅舍进行(叫红火房),从每年春节直唱到二月二龙抬头才息班,演出不收费。必要经费开支,由本村村民自愿捐献。就此变为村规、风俗。”

凤台小戏多为一个剧目只表现一段故事,时间都在十五至二十分钟左右,全部是折子戏,格调清雅,带有水乡的轻盈欢快,整个小戏有戏即完,情到即终,理到即止,高潮即结束。

凤台小戏的音乐,色调鲜明,韵律独特,唱腔非常有情趣,节奏平稳舒缓,耐人寻味。唱腔不属板腔体,但却以散板、慢板、中板、快板等节奏来表现人物喜怒哀乐的思想情感。

唱腔、唱词、道白、乐器独具特色

讲到小戏,不得不提到它的唱腔、唱词、道白和乐器。唱腔结构由很多独立的曲牌组成,属于联曲体的结构。现已挖掘整理37首曲牌,有叙事抒情的,有喜悦欢跃的,曲牌可以单独反复使用,也可以几个曲牌连接使用,唱腔中的虚词衬托和全部唱腔血肉相连,使唱腔丰满动人,韵味更浓,如“哪哈依呀嗨”、“哎嗨呦”等。

“一般用2/4、4/4的节拍,但也有用3/8的节拍起板,随即转入散板或 4/4的慢板节拍。通常用微调式,如 《盼五更》、《渡林英》等;也用别的调式,如《银纽丝》是宫调式,《绣荷包》是羽调式,《疗病》是交替调式。”胡志毅介绍说。不仅如此,凤台小戏演唱的调可以根据演员的嗓子和曲牌的音域来定。一般用C调、D调、F调、bB调和G调来演唱。

凤台小戏的唱词自由流畅、朗朗上口,唱句长短不等,但文学性强,凤台小戏语言精练、生动活泼、韵律和谐,唱词有七字句、十字句、五字句、四字句、三字句和类似元曲结构的长短句,运用自然,不拘一格,给人以干净利落的美感。

凤台小戏的道白与其他剧种不同,它是韵白见长,并与唱词浑然一体,音韵语调相互照应,尤其是独白,都是比较整齐的韵白,每句字数相等,句尾必须押韵,并和唱腔前后呼应,相辅相成。剧本如不标明 “唱”和“白”,很难分清。

乐器也和其他剧种有所不同,凤台小戏的主要乐器是洋琴、唢呐和笙,配以竹笛和二胡;打击乐器用板鼓、小鼓、小锣、小镲、碰铃、梆子和五音锣。道具为小道具,制作精细、小巧玲珑,有小纱灯、蜡台、书帖、扇子、手帕、马鞭、茶具、蝴蝶等。

希望将这门技艺代代传承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凤台小戏处于灭绝险境,致使部分剧目及一些特技表演失传。1958年,成立了以凤台小戏演出为主的文工团,多次参加山西省和晋中地区演出,1960年出版了第一期《和顺小戏集》,收集编入了 7个剧目、24首曲牌。

1983年晋中地区与和顺县两级政府,专门组织有关人员对凤台小戏进行了第二次收集整理,出版了《凤台小戏集》,收集了代表性剧目 16个,曲牌37种,并成立了和顺县文宣队,以继承发展这一民间艺术。

与此同时,《中国戏曲志·山西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西卷》等均将凤台小戏编入,为以后继承发展奠定了基础。2003年,和顺政府成立了凤台小戏开发筹备组,继续收集整理凤台小戏剧目,组织成立了凤台小戏吹奏乐队。

胡志毅说:“近年来,随着各类流行文化风靡全社会,凤台小戏等传统地方文艺受到了强烈冲击,再加上资金困难,技艺仍然停留在之前的水平。目前,老艺人已经寥寥无几,屈指可数,新艺人还没有成熟起来,传承情况堪忧。凤台小戏所以受到群众的喜爱,是因其贴近生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魅力,我希望能培养出一批骨干艺人,将这门艺术代代传承。”胡志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