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地方戏曲 > 汾孝秧歌 >

汾孝地秧歌:浓郁的田野气息和黄土风情

2015-11-15 发表|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作者:佚名
 

汾孝地秧歌俗称掏场子。表演者1 2人,称十二甲。舞棒槌者4人,头戴英雄巾、身穿短打衣、勾脸谱,英俊潇洒,如戏曲武生。打腰鼓者4人,戴毡帽、穿马褂,脸画“五毒”形,滑稽伶俐,似戏曲小丑。敲旋子者4人,头扎帕、鬓插花,身穿花袄彩裤,脸抹白粉红脂,如同戏曲小旦。 

表演时,十二甲随打击乐节奏各展舞姿,依特定程式变化。常见队形有一字长蛇、二龙出水、四门头子、八卦穿顶、拧麻花、蛇蜕皮等。表演时,场外还有“大家具”烘托气氛,常见的有一鼓一锣一钹,有的村社还有大鼓和铰子。 

地秧歌因在演唱时不用管弦伴奏,又称“干板秧歌”或“磕板秧歌”,因自演小戏,杂以舞蹈、曲艺、杂说等,古时又称“混秧歌”。地秧歌艺术质朴、明朗、粗犷、欢快,具有浓郁的田野气息和黄土风情。地秧歌的声腔形式为上下句板腔体,唱词多为七字句、十字句和多字句。 

地秧歌原是在村内进行的地摊式演唱,到清中叶时期,地秧歌有了小锣鼓和赛锣鼓。在沿街游行时,赛锣鼓前导,小锣鼓尾随。祭祀时,赛锣鼓开祭和终祭,小锣鼓居中行祭,并间以“四六句” 短式和“一唱众和”的长式颂声歌唱。 

清末后,地秧歌不再是专为祭神的舞蹈形式,开始同旱船、推车、竹马等民间广场艺术一起巡回演出。由于地秧歌具有其他民间广场艺术所没有的舞止即唱、唱止即舞的表演特点,可灵活插入民间小曲、曲艺、杂说、对歌,所以颇受群众喜爱,逐渐变成以唱小戏为主的表演艺术。 

民国初期,地秧歌开始出村“送唱”,举办集会赛歌等活动,在每年的元宵节举行地秧歌传统比赛活动。届时,四乡秧歌队,少则二三十家,多则四五十家,云集城内,各显奇艺绝技。20世纪30年代初,表演场所开始由地摊向土搭小平台转移。 

1951年苏家庄村的二梅梅作为女性第一次唱秧歌,成为名噪 一时的秧歌女角。此后,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秧歌表演,改变了“以男唱女”的传统,也使地秧歌在表演程式和声腔、旋律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后,地秧歌有了很大的发展。近年来地秧歌在原有基础上借鉴晋剧、碗碗腔等艺术,形成具有自己艺术特色和风格的表演形式,成为山西省53个小剧种之一,定名为汾孝地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