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地方戏曲 > 高跷竹马戏 >

罕山竹马

2022-12-02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梁永强
高跷竹马戏。王庆军/摄

说到竹马,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恐怕是“青梅竹马”这个词。是呀,“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小儿女天真烂漫追逐嬉闹之态是多少人童年的幸福记忆,那些黑白照片般的定格中没有iPad、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没有网游,甚至北方农村也少见竹子。可是,又有什么关系呢?秸秆代竹,孩童们骑跨其上,以秆为马,折枝为鞭,一手握秆于前、一手高扬于后,竿尾曳地,嘴里“嘚儿驾、嘚儿驾”地喊叫着,满场院疯跑,照样玩得忘乎所以。

我的家乡在寿阳县俗称“东乡”的地方,而罕山(音kàn)一带统称“西乡”。罕山是武术之乡,论玩竹马,西乡不仅是源头,花样也特别多。专为“竹马戏”配的儿歌,至今我还记得几句:“咯噔咯噔骑竹马,南山后头驮西瓜;大拨吊,小拨吊,你担上,我呜叫。卖下钱来我不要,青梅竹马喇叭闹!”西乡的孩子要是耍开了竹马戏,就没我们东乡孩子什么事了,我们只会傻傻地跑,他们则是连唱带跳、连舞带翻,直把个童年嗨得热火朝天!

罕山,东襟寿阳,西连并州,漫山植被,气候偏湿,山上有大片森林,多松柏。《方舆纪要》云:罕山“层峦起伏,异于他山,因名”。旧时,“罕山时雨”为榆次八景之一。据《后汉书·郭伋传》载:“……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这段话的意义在于:史书里正式出现了有关竹马的记载,为罕山竹马的源考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佐证。记载中提到的郭伋,字细侯,甚有贤名,汉光武年间曾任并州牧,宋人徐钧还专门为郭伋写过首诗:“安边治郡蔼仁风,竹马欢呼迎送中。恺悌真为民父母,怀恩何处不儿童。”

竹马,形式简朴、内容欢快,并易于流传,不仅在罕山民间从未失传过,后世还融入了不少人情世故,使它的影响不断得到提升。如:唐以后,“竹马”演变和发展成“竹马戏”“竹马舞”“竹马灯”等多种艺术形式,在民间广泛流行。至宋代,“竹马”正式入戏,形式更加丰满,不再是胯下那根虚拟的竹秆或木棍,而是以一根长有绿叶的长竹为身,竹篾制扎,纸糊“马头”,且有鼻有眼、有耳有鬃。骑“马”儿童,脖子上系一带子,带子下拴住“马头”,以缀有彩穗的藤条为鞭,左手牵绳,右手执鞭,闪转腾挪,优美而又艺术。

所谓竹马,马是主角,无论以竹、以秸,都少不了马。任何游戏的诞生都离不开生活、离不开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和对某种力量的崇拜,竹马也是如此。孩童们以竹为马,模仿大人们骑马、坐轿、娶亲、打仗等各种场面,其中贯穿了成长的渴望。有人说,野马被人类驯化为战马的历史有多久,儿童骑竹马的历史就有多久。这话还是有些道理的。

竹马戏作为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极广,著名的流派有清徐跑竹马、平遥竹马、黄陂竹马等,各有特色。而寿阳高跷竹马戏,发源于寿阳县平头镇罕山郭家沟,集高跷、竹马、武打、民间舞蹈和戏剧于一身,形成了一种集大成的艺术,所以又叫“罕山大竹马”。一个“大”字,意味深长。它既有高跷的魁伟高大,又有竹马的彩饰造型;既有戏剧人物的温婉细腻,又有刀枪剑戟的激烈拼杀。表演时,既有“上坡前倾”“下坡后座”“马失前蹄”等高难动作,又有耳鬓厮磨、闪转腾挪等优雅舞姿。锣鼓阵阵、马蹄嘚嘚,铃铛齐震,马鞭飞旋,是迄今留存的最古老、最原始、艺术形态最多、难度最大的竹马戏剧种。民谚曰:“罕山村中演竹马,锣鼓铙钹咚咚镲。金戈铁马风云会,足下高跷乱杂沓。”“二月三,到罕山;拜文昌,游大远;看竹马,跑得欢。”

竹马戏历史悠久,传承却历经曲折。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者侵占了寿阳县,禁止民间集会,竹马戏表演也被禁止。直到1975年,寿阳县举办庆丰收文艺汇演,郭家沟村组织的竹马戏才重新出现在世人眼前。

无可否认,罕山竹马也曾经历过沉寂,甚至一度因演员流失而陷入过危机。幸好山重水复,随着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正式发布,“罕山大竹马”焕发出了勃勃生机:2008年,“寿阳竹马”被评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2年,“寿阳竹马”被列为国家级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重点项目;2015年,《寿阳竹马》专著图书及视频资料得以顺利出版;2016年,“罕山竹马戏”被第二次全国戏剧普查认定为新发现民间戏曲剧种,被誉为全国戏曲文化之瑰宝。

罕山竹马,蕴藏着传统文化很深的根源,保留着形成该地域文化的原生状态,是民间艺术舞动的活化石,是理解民俗历史的教科书,亦是地域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