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地方戏曲 > 眉户 >

守正创新艺流芳 ——追忆眉户表演艺术家范琳先生

2020-12-02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姚俊虎
范琳在演出中

眉户表演艺术家范琳先生逝世月余了,每忆起他的音容笑貌,心里总是充满了怀念之情。

在晋南文艺界及众多戏迷朋友心中,范琳这个名字太熟悉了。这不仅在于他的渊博学识和精湛演技,更在于他对戏剧事业的执着追求。用先生的话来形容,就是“戏,是我的生命,是我的精神恋人,是我这辈子都难以解开的情结”。说得实在好啊!这正是他的生命精华之所在,也是他于眉户戏曲舞台上叱咤风云、经久不衰的精神动力。

(一)

范琳,小名雨涝,1943年8月生于临猗县北辛乡丁庄村的一个普通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二级演员,眉户戏曲导演。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先后扮演过百余个身份不同、性格迥异的舞台艺术角色。

1964年春,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眉户戏剧艺术片《一颗红心》中,范琳从众多青年演员中脱颖而出,饰演性格直爽的生产队队长田明,从此一炮打响,一举成名。后来,在山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眉户艺术影片《唢呐泪》中,范琳饰演胡经理,戏虽不多,却融入了各种人物内在矛盾及外部纠葛,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眉户剧发源于运城蒲州和陕西眉县、户县(现鄠邑区)、华阴、华县一带,是在民间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剧种。它节奏明快、曲调委婉、易懂好学,流行于秦、晋、豫、甘、宁及青海、新疆的广大地域,在群众中有着很深的影响。在城市、农村的大街小巷,人们无论走到哪里,总会寻觅到眉户的踪迹,听到那婉转优雅的动人曲调。

范琳四五岁时就喜欢唱戏,上小学时是班里的文体委员。10多岁时,父母相继去世,他与祖母相依为命。1958年,他考入公社业余文工团,第二年赴省参加业余会演,以《抗旱小调》中的精彩表演获得了好评。1960年,他被调入临猗县眉户团,很快随团赴长春电影制片厂,参加戏剧艺术片《涧水东流》的拍摄。

人常说:“会看戏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纵观范琳先生的表演,可以用“以声传情,以情感众,一专多能,一气呵成”来形容。他将几百年流传下来的眉户艺术,运用到了“如探囊取物——随手即来;似公园漫步——轻松自如”的地步,实在令人敬佩有加。

范琳先生潜心研究眉户剧的特点,适度揉进一些兄弟剧种的调式,再从技巧方面加以处理,使眉户剧的格调进一步大众化。他认为,戏剧艺术向人们输送精神方面的营养,通过形象思维完成逻辑转换,通过综合艺术表现,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文艺工作者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正是因为有了很高的思想境界,他和许多活跃在舞台上的艺术工作者一样,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不断洒下辛勤的汗水。

范琳先生宽仁厚爱,德才兼备,凡与之交往过的人,无不对他的品德赞不绝口。不论是艺术表演,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有需要他的地方,都能看到他那和蔼的面容、高大的身影。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全区文艺会演期间,范琳先生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临猗眉户剧团演出跑前跑后,向领导和专家们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不知疲倦的老黄牛”。

(二)

范琳先生曾学习演出过“碗碗腔”,还掌握了蒲剧的基本表演套路。即使对现代流行的歌曲表演形式,他也有独到的见解。他把多个剧种与现代歌曲的演唱方法和特点转换吸收,运用到眉户剧的表演中,大大丰富了眉户的艺术内涵。比如眉户剧中的“高调”,就是借鉴蒲剧的流水演变、改造和加工而来。在眉户剧中融入一些人们熟悉剧种的特点,使其艺术表演形式进一步多样化,让人看着更新鲜、听了更舒服,这的确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也给眉户戏曲艺术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范琳先生对正面人物的塑造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程度。细心的观众会注意到,他也饰演过《红灯记》中的叛徒王连举,《三月三》中的敌伪军刁连长,《杨三姐告状》中的高贵章等反派。在许多观众眼中,反面人物总是鬼鬼祟祟、阴阳怪气,而且吊儿郎当、脚步杂乱,所以舞台上反面人物一上场,连小孩子都会说:“坏人出来了!”习惯成自然,似乎所有反面人物已经定型了。

不过,范琳先生对此有不同的认识。他觉得,应该注重研究人物的内在因素,让观众通过剧情发展辨别好人和坏人,这样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才是艺术应该表现的东西。如果一露面,就让观众看出了好人和坏人,艺术的表演就失去了本来面目,英雄人物的形象也得不到应有的显现,反倒很容易使人们进入“以貌取人,以型定性”的精神误区。人们一旦失去对艺术的想象力,一定程度上也禁锢了艺术的发展。

范琳先生认为,一出戏好坏、一个演员表演成败,观众才是最公正的裁判。当一出戏演到高潮时,观众的情绪也会随着剧情发展跌宕起伏。舞台上表演节奏和喜怒哀乐的变化,时刻牵动着观众的心。你演得好,他们会入迷;你演得不好,他们就会显得不耐烦。一般情况下,演员只要根据台下观众的反映,就可以知道自己哪些场面演成功了,哪些地方不尽如人意。

与此同时,演员必须按照剧情需要和导演的编排表演,不能为讨好观众、获取掌声而卖弄技巧。他提醒初学者:“如今观众眼界高了,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如果演员水准停留在原有水平,绝不可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范琳(左三在眉户《一颗红心》中饰演队长

(三)

范琳先生告诉大家,戏剧既是语言艺术,也是行为、表演艺术。从事艺术创作要注重结构,狠抓典型性格和环境,以丰富的经验和创作素材为基础,通过虚构和想象,塑造好人物形象。演员不仅要认真钻研剧本台词,还要通过钻研创造,根据剧情要求,确定人物的塑造基调。演员的动作和形态,要视剧中人物的具体情况而定,决不能照搬生活的原型。他认为,编剧和作者是一度创造,导演、演职人员是二度创造,观众则是三度创造者。这一切合实际的科学归纳,不失为眉户戏剧界难得的深层次探索。

范琳先生提出,要想演好戏,必须过好思想、生活、技巧这三关。他认为,思想不过硬,就会失去主导,忽冷忽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生活不深入,就会怕苦怕累,这山望见那山高,不注意日常积累,盲目地溜套、照搬,演多少戏也成不了气候。技巧是通过勤学苦练积累而来的,好吃懒做、贪图享受,永远不会有大出息。

在塑造人物方面,他强调个性化、人物内心活动和外形动作要达到有机统一。他提出“要把握舞台动作的三要素,即干什么(动作),为什么干(目的),如何干(结果),要求舞台动作避免程式化”。在对待失误或意外方面,演员要克制自我,沉着冷静,不论哪方面出了问题,不但不能出戏,还应及时设法补救,做到调理得当,转移合理。

范琳先生文化功底较深,不仅文章写得好,字也写得不错。在流动性较大的剧团生活间隙,他还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他的日记内容丰富,有工作中的真实记载,有学习上的心得体会,也有对人和事物的回眸与反思。

范琳先生是艺术家,也是一位文艺理论和社会活动家。他所塑造的许多艺术形象,至今仍是戏迷崇拜的偶像,如《一颗红心》中的田明,《红灯记》中的李玉和,《沙家浜》中的郭建光,《云散月圆》中的赵振山,《乐朝天说媒》中的乐朝天,《山妹》中的老泉等。专家们普遍认为,他的唱腔自然流畅、韵味十足,已经成为眉户大家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范琳先生退休后精神矍铄,曾有一段时间去临汾蒲县蒲剧团协助工作,主演了蒲剧《书记的家宴》,后长期被县剧团返聘,为发展眉户戏曲文化献计献策。

我与范琳先生结识于上世纪80年代,相互间可谓至厚不薄的朋友。去年秋天,范先生寄来了新作《虎啸山林图》,如今看来,让我不胜欷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