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地方戏曲 > 目连戏 >

两位老人的目连戏

2015-11-20 发表|来源:大河网|作者:冻凤秋 胡巨成

仿佛有预感似的,阳光灿烂的三月天忽然就变了脸。

那天下午,狂风大作,尘土飞扬。我们前往南乐县寺庄乡前郭村,赶赴一个独特的约会,与两位老人,一场鬼戏。

人生如戏

普通的农家院落,砖墙,瓦房。一进大门,影壁正中间供奉着红脸关公像。张占良说,这是为了护家看院,驱邪避祸。

室内,正屋摆着三叉、大刀、九连环、套板等道具,卧室墙上一溜儿挂着板胡、三弦、二胡。

一只浑身黑亮的狗紧紧跟在他的脚边,那狗也常被用作“道具”。

59岁的张占良生活里只有目连戏。

他自幼在村里目连戏班玩耍,看父辈表演。13岁那年,他拜师目连戏第五代传人苏尚志。他精通目连戏中的表演、场记、特技、音乐、唱腔、道具制作等全部技艺,人称“怪才”。他用15年时间整理出了《目连僧救母》完整剧本——一大摞发黄的纸张,叠放着足有半尺高——结束了传统的口述传承。为恢复排练目连戏,他曾自己掏腰包买道具、安排演员伙食。他还是一个好厨师。

眼前的他却清瘦、沉默、憔悴。

若不是三年间父母、妻子、兄弟相继去世,现在的张占良又会是什么样子?但真实的人生不可以假设。

一个人,拉着二胡,奏起《二泉映月》,眼泪不经意溢出他的眼角。

众人面前,舞起大刀,他又变得神采奕奕……

73岁的贺书各也在旁边手舞足蹈,一会儿扮小鬼弯腿往前蹦,一会儿舞起三叉扮威风。他身体微胖,面色红润,活活一个老顽童。

14岁跟苏尚志学戏,大半生时间,从小鬼、土地、曹官、阎王到主角文武刘氏,他几乎演遍了目连戏里的角色。至今,他对目连戏的唱腔、台词、动作仍记忆犹新。当地人称他“戏痴”。

他说着当地的土话,听起来模模糊糊。跟他说普通话,他不是很懂,跟他说河南方言,他也直摇头。我们的交流只有通过他的唱、他的耍。他津津有味地表演起魔术道具,演示如何用三叉刺透人的前胸后背,如何用大刀把人劈成两半。

越过千年的世事沧桑,目连戏在他那儿仍保留着最初的风貌。

他儿孙满堂,老伴把家收拾得干干净净。他家的院子里,两棵有着上百年历史的枣树枝干挺拔;正屋,供奉着神态安详的财神爷。

戏如人生

“叫声弟子你是听,师傅有话你记心中。你母阴曹在受罪,搭救你母出火坑。”2007年年初,在病床上唱完这段唱词后不久,88岁的“奇人”苏尚志辞别人世。留下两个徒弟,守护着最后的目连戏。

目连戏自宋代由开封传到南乐县,至今保留着最原始的状态。南乐60岁以上的人都知道民舞“玩鬼”,当地俗称《五鬼拿刘氏》。

这出九场鬼戏,融合了民间杂耍、戏曲、武术、焰火、魔术、哑剧等,可以按剧情无限顺延,演上七天七夜,甚至更长。张占良说,每演一次戏,就仿佛把人生又过了一遍。

在张占良心里,目连戏的精髓在于惩恶扬善,教人自律。

他说,南乐目连戏最独特的地方是目连之母刘氏的形象。从南戏《目连救母》开始,其他地方目连戏中的刘氏都是作恶不善,被打入地狱。只有南乐目连戏的刘氏蒙冤含屈,属贤妻良母,是典型的中原黄河母亲形象。她本吃斋好善,因劝诫横行乡里的胞弟,遭怨恨被诬陷下到地狱。目连下山打进酆都救出母亲。剧情更世俗化,更合乎情理。

戏里分明全是地狱场景,却极为写实:“锯解”拿真锯,“磨研”用真的石磨,“开肠破肚”借用猪肠子,每演一次戏,要杀一头猪。表演起来,也是真刀真枪真武艺。人物采用的是古老的“社戏”脸谱,相当夸张。

贺书各一时扮起文角色如阎王、判官,走着弓步,双手动作前后上下划圆,昂头弯腰;一时又扮起武角色中小鬼出场,弓腿屈膝,大跨步,同时扭腰调臀,双手上举,像极了汉代壁画里的人物。

张占良在一边忙着讲解目连戏的独门绝技,比如阎王升殿时的宫灯不用点着,用秘方可以让其自燃等。说到兴奋处,他拉开衣柜,掏了半天,宝贝似的搬出班鼓、战鼓、大铙、尖子号等等,摆了一地。这些价值4000多块钱的道具是他和村民凑钱置办的,从不轻易示人。

可惜,我们无缘目睹目连戏的演出,春节过后,不少村民外出打工,排练了一段时间的目连戏又停了下来。

张占良目前埋头整理目连戏的角色、脸谱特征等,在稿纸上写写画画;贺书各则走村串巷,当起了农产品经纪人。夜晚无事,两位老人也会碰个头儿,切磋一下技艺。他们说,作为传承人,最大的心愿就是目连戏能继续演下去。⑥2

目连戏

目连戏因专演《目连救母》而得名,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有证可考的剧目,因此被视为戏曲的鼻祖。北宋时开封已有目连戏连演七天的记载。

目连戏集戏曲、舞蹈、杂技、武术于一身,有锯解、磨研、吞火、喷烟、开膛、破肚带彩特技和盘叉、滚叉、金钩挂玉瓶、玩水蛇、挖四门等舞蹈动作,及金刚拳、武松采花拳、五龙出动拳诸多拳路,服装、道具、化装、表演均有独特之处。由于深藏民间,至今仍保留粗犷、原始的本来面目。唱腔初为花鼓调,明末大平调兴起后,因其动作大,架子大,真刀真枪,雄浑豪放,适宜目连戏的武打表演,故自清代改为大平调。目连戏既可登台演出,又可扎扬表演,游街时鼓乐齐鸣,三眼枪助阵以壮行色。

目连戏是发源于河南的古老剧种,南宋以来,广泛流行于安徽、四川等南方诸省。

2006年,目连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年初,文化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目连戏艺人张占良、贺书各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