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地方戏曲 > 祁太秧歌 >

祁县温曲武秧歌

2021-12-15 发表|来源:太原日报|作者:杨莘
武秧歌《翠云楼》剧照(资料图片)

祁太秧歌是我省民间戏曲的典型代表之一,以优美的曲调和丰富的表演,表现真实的人民生活,而祁县温曲武秧歌是在祁太秧歌向戏剧化发展中派生出来的一朵独具特色的小花。它既不属于梆子戏,也不像秧歌剧,而是祁太秧歌和武术有机结合的一个艺术品种。它的主要表演手段是武打。其剧目大多是取材于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武戏,由艺人自编自演,着力歌颂我国古代见义勇为、为民除害的英雄人物。

温曲村地处祁县腹地,距县城5公里,交通便利,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清嘉庆年间,温曲村有一名叫贺大壮的财主,在河南经商时从少林寺中学会一套舞剑、盘刀等武术。回家后,为了让自己的子孙后代谋取功名,特地购买武器,在家中开设弓剑房,开辟练武场,让子孙每日晨练武、晚习文,整日研究武术。为了锻炼武术的临阵应用,他们常常以梁山英雄为楷模,虚拟各种阵势,使用各种兵器练习对打。因而,在练武场上就出现了《水浒传》中某些描写武打的情节、场面,甚至在武打中出现了不同性格的角色。为了渲染激烈紧张的厮杀气氛,便加进了晋剧武打的锣鼓经。后来还觉得气势不足,就按照古代武士的形象进行了化装,还雇用民间艺人,自制武士服装,穿戴起来进行表演,在表演中出现了一些简单的戏剧情节。

起初,他们并不登台演出,只是在逢年过节时邀请良师益友,到家里观看武功表演,求得指点。以后,为了显示他一家的文武成就,便在逢年过节用闹社火的形式,走街串巷进行表演。这个阶段的代表性剧目是《吃瓜》。它的特点是,全剧没一句唱腔,都是武打加叙述情节的道白。这是武秧歌的初级阶段。

随着练武套数的进一步发展,情节逐渐戏剧化,表演需要大量的演员,光贺家一户人手不足了,从此将本村郭、吕二姓逐步扩充进来。人员壮大,表演深化,这种武打表演便向表达人物性格、感情方面发展。他们采用祁太秧歌的民间曲调,安排了少许唱词,有了故事情节,有了角色行当,又有说、有唱,于是就搬上了简陋的舞台进行表演。这就脱离了贺家原来练武求功名的宗旨,走上了健身、娱乐的道路。这时,由贺大壮的后裔贺庆年担任班主,在村上自行组织了“同乐社”,开始了有组织的演出活动,这一阶段的代表性剧目是《翠云楼》。其中有一场叫《大观灯》,能单独上演,一直流传到现在。

武秧歌的主要代表剧目有:《翠屏山》《武松打虎》《吃瓜》《卖艺》《翠云楼》《神州会》《昊天关》《木兰从军》等。

温曲武秧歌除了以武打为主外,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1.表演武打时,实打实,不采用戏曲武打中虚拟的程式套子,只有经过严格武术训练的人,才能登台表演。

2.武打道具全部是真刀真枪,不使用戏曲中制作的道具。

3.有的剧目全剧没有一句唱腔,全部是念白。有的剧目有时出现少量的唱腔,也是采用柳调以及祁太秧歌的曲调稍加改革进行演唱的。

4.武打场面的音乐伴奏,采用中路梆子的锣鼓经,如“四股头”“五锤子”“七锤子”等。

5.脸谱近似中路梆子,服装全部“小打扮”,不顶盔掼甲,如《翠云楼》点将一场,跑龙套的头戴娃娃们的虎头帽,身穿武士坎肩,手执旗牌就上了场,其他武将则身着紧身衣,手执各自的兵器上场。

温曲武秧歌原来只是贺家谋取功名的一种练武形式,他们规定武术不许外传。这种练武形式发展为别具风格的剧种后,也是温曲村独有,仍沿袭旧规,不去外地演出。因而,该剧种发展得十分缓慢。现在,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当地积极整理挖掘温曲武秧歌,已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