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地方戏曲 > 曲沃碗碗腔 >

悠雅委婉的曲沃碗碗腔

2015-11-28 发表|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作者:王笑林

曲沃碗碗腔是流行在山西省曲沃县的戏曲剧种。因其乐器中有小铜碗碰盅,配以月琴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而得名。据老艺人相传,碗碗腔原是陕西东部华阴、大荔一带的皮影戏,于清朝末年,由在陕西经商的曲沃人传引而来。虽无文字记载,但由于历史上秦晋交好,经济、文化互相交流的佳话大量见诸史书,通过商人引入这种艺术形式的说法是有根据的。另一种传说是陕西皮影艺人逃荒入晋带来的这种艺术。碗碗腔传入曲沃之年代尚不久远,已故84岁的老艺人巴字茂生前曾多次讲过他赴陕西学习皮影戏的经过,而且曲沃的碗碗腔和陕西的碗碗腔在音乐唱腔、乐器等方面有很多相同相近之处。

碗碗腔传入曲沃县后不久便风行城乡。不过,那时只有少数戏班串村入户演唱,多数农民则在节日农闲时自唱自乐。一些高龄老人回忆,民国一、二十年间,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和七月二十二的古庙会,城乡皆于街头巷尾搭建彩楼式的皮影舞台,竞相演唱。仅城内沿街就搭台十数个,每一台相距不足百步,热闹非凡。当时一些戏班不仅在本县演唱,还到平阳、蒲洲、绛县、解州等地演出。皮影碗碗腔之所以能够迅速流传的主要原因,是这种“小戏”适应了当时农村落后的经济状况。它的戏班小,收费少,村民负担得起。皮影碗碗腔的戏班有“七紧八慢九消停”之说,即七个人连操作皮影带说唱、伴奏比较紧张,八个人适中,九个人便是较消停的班子了。由于人员少,箱子用扁担就可挑,走村串乡十分灵便。有些土财主家遇上红白喜事、得子续后,都肯出钱唱台小戏,显示“德政”,以笼络乡民。演出皮影的舞台很小,素有“七长八短”之说,即七根长椽八根短椽既可临时搭就,非常简便。皮影在表演方面较之大戏还有得天独厚条件,人们可以从七尺见方的沙幕上看到大戏舞台表演不出的东西。如它演出的《西游记》中的《火焰山》《通天河》等剧目,孙悟空腾云驾雾、上天入地、神鬼变换、自由驰骋,以此赢得更多的观众。

但是后来在军阀混战、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践踏摧残下,农村经济急剧萧条,人民生活朝不保夕,艺人生活更是无着落,多数班子相继散落,皮影碗碗腔艺术几被毁灭。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县仅剩宋文龙、巴字茂、安六儿等四、五个戏班。

新中国成立后,这种艺术得到迅速发展。由于历史的原因,皮影碗碗腔戏班没有女演员,只有一个男演员“包本”,生旦净丑末集于一身,演唱比较单调,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随着妇女的解放,艺人社会地位的提高和艺术的发展,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出现了女演员。1960年皮影碗碗腔又进行了一次大的艺术改革,首次被搬上了戏剧舞台,开始由演员扮演角色。当时县里招收了38名男女青年演员,吸收皮影碗碗腔老艺人和聘请川剧、蒲剧的教师进行教学带功,成立起曲沃县碗碗腔剧团。这次把皮影小戏推进到真人演唱的舞台大戏的艺术尝试,打破了皮影演出形式的局限性,扩大了上演剧目,增多了观众。原来每一场戏的观众只有几十人、百余人,一下子猛增到千余人、数千人。从此,碗碗腔出现了大普及、大解放、大发展的黄金时代。当然,戏曲舞台上的碗碗腔并未取代皮影戏,而是同时并存,按照各自的特点,发挥各自的优势。

曲沃碗碗腔属板腔音乐,上、下句行腔唱词以七字句、十字句居多。它的唱腔和过门稳定,其调式为徵调式。起初板式单调,唱腔贫乏,在其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了民间音乐的养料和蒲剧、眉户等剧种的曲调,结合当地的语调特点,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唱腔。它的音乐唱腔悠雅婉转、缠绵抒情,甚为群众所喜闻乐唱。碗碗腔独具风格之处还在于它的一些唱腔,末尾的假嗓拖音中多出现七度跳升,虽翻高七度,却异常的圆润和谐,毫无生硬突兀之感。曲沃碗碗腔的基本板式有慢板、二八、流水、介板等。还吸收融汇了其他剧种的曲牌。它的音乐虽多方吸收,但多而不杂,总是在发挥自己的特点基础上化而用之,始终未失去其声腔特色,保持了自己的风格。

曲沃碗碗腔的代表乐器主要有碰盅铜碗碗、截子、月琴、胡呼、二股弦,另有板鼓、铙钹、锣、鼓、唢呐等。在皮影时期,专司乐器的三、五人,无文武场之分,但主兼何种乐器也有明确分工。发展成舞台戏曲剧种后,文武场分开,加进了笛子、扬琴、三弦儿、提琴之类。但是富有特色的几种代表性乐器所发出的音响并没有被淹没。用于击拍的小铜碗碗和檀木截子格外清脆悦耳,中音硬弦胡呼,音响洪亮,使整个音乐刚柔相济。月琴的琴箱呈六角形,上覆桐木板,琴脖无品,以牛筋为弦,弹拨出的音明朗而浑厚有力。二股弦是碗碗腔中的高音乐器,它的竹质琴筒较一般二胡粗长,琴杆粗而短,音色轻柔悠长雅致。伴奏中月琴、胡呼、二股弦有其特殊的揉、滑技法,反复演奏出唱腔中的特色旋律,效果甚佳,构成碗碗腔音乐中的独特风格。演奏中还有许多上滑、下滑的技法,使音乐更加委婉动听。

曲沃碗碗腔在大量吸收蒲剧等剧种的舞台表演技艺的同时,还继承和发展了皮影艺术中“皮人”的表演风格,特别是女演员模拟“皮人”图案、动画的动作,颇为群众所喜爱。这些卡通动作结合剧本内容配上碗碗腔的特殊音乐,抒发欢快、轻佻、愤恨等各种感情非常协调,使剧词、音乐、表演融为一体。所以人们风趣的称这种表演为“活皮影”,这是人们对戏曲舞台碗碗腔艺术风格和表演特色的一种形象比喻。

曲沃碗碗腔的剧目分为两类,一类是皮影演剧目,一类是皮影和戏曲均可演唱的剧目。皮影的舞台虽小,但空间大,“皮人”在一帐纱幕上,“上天入地”,厮打残杀,可做极度夸张、无所不能的情节,所以它的剧目多为神鬼武打戏。如《游河南》《武松打虎》《三打祝家庄》《火焰山》等。还有为红白喜事、祝寿还愿的专用传统剧目《全家福》《满堂红》等。其唱词通俗易懂,非常生活化,受到群众的欢迎。

曲沃碗碗腔的音乐还适合演出表现爱情和悲欢离合故事的剧目,也有部分喜剧、正剧。如传统历史剧《五花马》《昭君和番》。还有揭露封建社会黑暗的《六月雪》,歌颂爱国爱家的《困铜台》《白洋河》,颂扬高尚节操的《清白居》等一些传统剧目。碗碗腔的拿手小喜剧《三忘卖布》《老少换》等也可使观众得到健康的娱乐享受。

曲沃碗碗腔的吸收和消化能力很强,它从蒲剧和其他剧种里吸收了大量的剧目,丰富和发展自己。多年来它扩大和积累了比较多的剧目,如传统历史剧《打金枝》《十五贯》《逼上梁山》《乔老爷上轿》《夜审周子芹》《恩仇记》《状元打更》《莫愁女》,现代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李双双》等剧目。

改革开放以来,曲沃碗碗腔在创作和演出现代戏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且不断总结积累这方面的经验,使这枝一束小花在社会主义文艺百花园中开得更加绚丽多彩。据资料记载,曲沃碗碗腔最盛时期曾经一年演出320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受电影、电视等娱乐形式的普及、观众需求转移等因素的影响,和其他地方戏一样,碗碗腔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衰落。到八十年代后期跌到低谷,演出少,演员发不了工资,纷纷改行。到九十年代后期情况才稍有好转,演出以承担政府的活动为主。2006年,曲沃碗碗腔成功申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根据常志武资料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