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地方戏曲 > 赛戏 >

为何说“赛戏”,是戏剧史上的活化石

2020-04-05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龙山大先生
大同古城一角

在笔者家乡大同地区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先有赛,后有孩,孩儿生骡(罗),引出道情、秧歌。这段话是说大同地区先有赛戏,其次有耍孩儿戏,罗罗腔从要孩儿戏分化出来的,在产生了罗罗腔腔之后,方产生道情,秧歌等剧种。这句话说得准确不准确且不说,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赛戏产生于众剧种之前,这一点和赛戏被称为“祖戏”是相符的。

赛戏即傩戏的一种,产生的很早,但传到大同地区却是在明代初年,他是随着明初从晋南大规模往外移民而来的,经过几百年的演变,他已有异于他的母体锣鼓杂戏、队戏等,已形成为傩戏的一个独立分支。

形成傩戏的渊源大概有二个方面,一为祭祀活动,二为驱傩活动。祭祀活动与古代农事耕耘有关。古代劳动群众在生产力处于低级状态的条件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其薄弱,只好借助祖先的护佑和神灵的恩赐。在举行祭祀仪式时,人们用歌舞的形式来表达他们对神灵诚挚的感情,籍以达到“娱神”的目的。远古的祭祀很多,其中主要有“祭社”、“祭稷”等。

“社”指土神,“稷”指谷神。社稷的祭祀活动,每年举行两次,春始于耕耘以祈谷物丰登;秋或冬收获后祭以报恩还愿。这和后来民间流传下来的春祈秋报的“报赛”活动几乎是一致的。关于“赛”字的本意《说文》曰:“赛,报也”。《经籍诂》说:“赛谓报神福也”,从“赛”的字意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赛戏的源远流长。

傩戏最早产生于黄河流域,流传于中原地区,但目前全国演出傩戏最盛行的区域却是贵州,而产生傩戏的故乡黄河流域,傩戏已几乎绝迹。

从远古流传下来的赛神的民间风俗与文化,遍及到全国很多地区,发展到后来愈演愈烈,白居易有诗“黄昏林下路,鼓笛赛神忙”。温庭筠有“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徊”刘志庄有“村东隐隐闻箫鼓,知是田家赛社还”通过这几位唐宋诗人的诗句我们隐隐约约的感到很有点农家社火的气息。

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真正的作家都是捕捉这一方面的能手,到了近代,鲁迅先生的作品对民间的赛神也有所反映。他在他的不朽之作《阿Q正传》的第二章中说:“这是未庄赛神的晚上,晚上照例有一台戏,戏台左近,也照例有许多的赌摊”。

另外他的《呐喊》小说集中有一篇名为《社戏》,他写道:“当时我并不想到他们为什么年年要演戏,现在想,那或者是春赛,是社戏了”。所谓社戏,也就是祭祀土地神的戏了,鲁迅先生说的是他童年在他的故乡浙江绍兴发生的故事,戏大约是绍兴戏,或者是专为祭祀鬼神的戏吧。

驱傩活动与原始宗教仪式有关。傩是一种巫术礼仪,是古代用以驱除疫鬼的禳祭,因而或称为傩祭、傩仪,据说在驱鬼时要发出“傩……”的呼喊声,所以名之为“傩”。最初为民间风习,而且长期流传在民间,称为“乡人傩”或“万姓傩”。在宫廷里举行的称之为“国傩”或“大傩”,在过程中,人们所唱的歌称之为傩歌,跳的舞称之为傩舞,舞蹈者都是戴面具的,傩戏便是在傩歌、傩舞的基础上出现的。

“从装扮到扮演”是宗教祭祀仪式向戏剧过渡的一种形式,这一过渡的产品便是傩戏。为了娱神的需要,傩戏始终没有摆脱宗教祭祀仪式的束缚,几百年来也就一直没有向高层次发展,一直停留在初级戏剧形态这个层次上,顽固地保留着最原始的状态被称为戏剧史上的活化石是再也恰当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