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地方戏曲 > 上党落子 >

“上党落子宗师”王四虎

2016-06-06 发表|来源:上党晚报|作者:佚名
配图:上党落子《穆桂英挂帅》

上党落子是长治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原名黎城落子,俗称闹戏,始创于清朝。起初,上党落子的化妆和服装非常简单,乐器也只有一把呼胡和大锣、小锣、小鼓等。1884年,经王四虎,又名韩保台艺人的改造,成立了专业班社,形成黎城大落子。1954年秋,在山西省第一届戏剧会演时,正式定名为上党落子。1952年,戏曲家墨遗萍曾为上党戏曲题过一副著名对联:“宋泽州孔三传开创诸宫调八百载遗风未坠;清黎城老四虎提炼落子腔九十年余韵翻新”,对联中的“老四虎”就是王四虎,他是“黎城闹戏”向上党落子创进的一个关键人物,后人尊称他为上党落子“宗师”。

背井离乡苦练成名伶

上党落子原名黎城落子,早期也称黎城闹或闹戏。其实,黎城本没有专门的剧种,老百姓看戏娱乐,看的多是从河北武安、涉县传来的小落戏。看多了,当地的一些具有音乐天赋的人就将小落戏的音乐唱腔吸收改造,创造出一个新的剧种,这就是早期的闹戏。

黎城闹戏的出现,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文化生活还不发达的古代,尽管闹戏看起来显得粗鄙、稚嫩,尚处于萌芽状态,却有着广阔的受众,既然得到了老百姓的首肯,那么闹戏就有了存在和发展的土壤。在剧本选取上,小落戏演的多是一家一户的民间故事,大落戏则善于演一朝一代、忠奸善恶的大本头。在唱腔上,小落戏长于凄恻哀婉的倾诉,善于演绎农家的悲苦;大落戏则多以激昂、豪迈的声腔,抒发大恨大爱的国情民怨。而黎城闹戏的内容也在逐渐的进化中,由家长里短发展成民族大义,进而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新剧种,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那就是王四虎。

王四虎又名韩保台,生于1855年,卒于1906年,黎城子镇村人。童年时期的王四虎,因家中贫困,不满10岁就离乡背井,流浪到涉县、武安一带,靠乞食度日。就在他流浪无依的时候,一家武安落子剧团的东家意外发现他身手敏捷,而且说话字正腔圆,当时的武安落子正处在大发展的时期,各个剧团对人才的需求如饥似渴。小四虎非常幸运地被剧团东家收留,成为一名武安落子学徒,改名韩保台,进入戏班学戏,主攻二净,兼习须生。从那一刻起,小四虎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命运之神越来越垂青于他。

由于小四虎学戏的先天条件不差,再加上勤学苦练,学艺不到一年便能登台演出。尤其饰演《九华山》里的三曹官、《敬德背鞭》的尉迟恭,深为观众欣赏。喜欢看王四虎演戏的人越来越多,几年下来,他声名远播,逐渐成为武安落子的一代名伶。

王四虎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不满足,他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在不断深耕他擅长的武安落子时,还掌握了河北梆子、平调(即评剧)的不少剧目,演出足迹更是遍及涉县、武安、邯郸、永年等地。冬闲时,还走村串社,受聘传艺。在一边演出,一边传艺的过程中,他逐渐体会到每一个剧种都是不断发展的,而这种发展的动力就是观众不断提高的欣赏水平,剧种要发展,就要不断变化,去适应观众的需求。

施展抱负创新落子腔

武安、涉县本就与黎城相邻,落子名角王四虎的名声自然在黎城也家喻户晓。光绪十年(1884),黎城闹戏在与上党梆子、上党皮黄的艰难竞争中寻找着突破口。一次偶然的抢台口,王四虎应邀回到了他的故乡黎城,开始了不平凡的戏曲生命。

在戏曲行话里,演出市场也叫台口,抢台口当然就是争夺演出市场。事情的起因大抵如是:黎城城南村的天元班本来预约好了台口,可是突然被梆子和皮黄给挤掉了。这哪能行?“为了一口气,敢输二亩地。”东家和掌班一合计:必须上河北请好把式教戏!当时最好的把式就属王四虎,天元班自然得请他。

当时的王四虎已年近30岁,离家大概20年了,从没回过老家。以至于没人敢认他是老乡,只管他叫掌班。王四虎听说老家的人来请他了,心头一热就答应了下来。当他回到故地,本已是百感交集。对故土的深情、对家乡艺术的挚爱,使他顾不得多想便一头扎进教戏的工作中。这一教,不但教出了有台口可写的好戏,而且使王四虎酝酿心中多年的抱负,得以宏图大展。

多年的演出经验,使得王四虎不断拿闹戏和其他剧种比较。他发觉,闹戏无论是在唱腔、调式,还是场面、做派上,都和大戏有很大差距。于是,他在教戏中抡开了大刀阔斧,给闹戏做起了改头换面的大手术。

首先,他对闹戏的腔调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腔调是戏曲的生命和灵魂,他以闹戏为本,引进了武安落子和上党梆子的音乐唱腔,一改闹戏中不分角色、不管情绪的唱法,使闹戏有了大气磅礴的声势,提炼出了融合众家所长,又独具地方特色的经典唱腔;他又把闹戏原“尺”字的定调改为“上”字定调;同时为适应音乐改革,除文场增加了板胡、笙等乐器外,武场打击乐干脆就换上了上党梆子的家伙,摒弃了武安落子小锣小镲的打击乐。

其次,在场面上,他引进了上党梆子大气煌煌的布景和道具,努力赶超当时的最高水平。再次,在演出剧目上,他也一改以往多演家长里短的小戏,取而代之的是朝代大戏和忠奸大义,如《平辽东》、《龙头案》、《访通州》等大本传统戏曲。

如此革新之后,王四虎为黎城闹戏融入了多家戏曲的精髓,闹戏也逐渐发展成为独具地方特色的黎城落子。而王四虎对黎城闹戏的改革创新却一直没有止步,从光绪十年到光绪二十年(1884~1894)这十年间,王四虎的创作成果不仅被黎城县大大小小的闹戏班所喜爱、吸收,更为黎城落子走向更大的舞台奠定了基础。

培桃育李壮大落子戏

与上党梆子相比,上党落子虽少了几分阳刚,却多了几分柔美;少了几分雍容华贵,却多了几分清纯秀丽。行腔更加自然流畅,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群众的喜爱。落子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

光绪二十年(1894),黎城杨国藩承办落子科班,继续聘用生、旦、净、丑皆能,文武场面全懂的落子艺人王四虎为掌班师傅,悉心传艺。王四虎更是如鱼得水,以教艺与演出,挑戏与练功相结合的方法,言传身教,苦心培育。一年多时间,就将《王定保借当》、《吕蒙正赶斋》、《搜杜府》、《打鸾英》等大本戏一一搬上了落子戏台。不满3年,他所教的20多名艺徒脱颖而出,成为活跃在戏台上的顶梁柱,曾经名噪一时的王三和、杨恒禄、李福锁、杨成群、胡玉珍等优秀演员都是他的徒孙,而王四虎也被誉为上党落子“宗师”。

光绪三十二年 (1906),51岁的王四虎积劳成疾,与世长辞。

在他之后,上党落子新编历史戏《杨七娘》,1981年由中央电视台播放;传统戏《佘赛花》,1984年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血箭》,1995年应邀进京演出,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上党落子演员郭明娥荣获第13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2008年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这一切,都无疑表明,上党落子不管是从演出阵容来看,还是从艺术水准来讲,已跃升为山西省“四大梆子”之后的第五大剧种,而这一成绩的取得和一代代像王四虎一样热爱落子、关心落子的长治人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