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地方戏曲 > 襄垣秧歌 >

小剧种演绎了大题材——襄垣秧歌《法显》观后

2017-09-22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王笑林
配图

早在2015年就观看了襄垣秧歌《法显》。该剧讲述了东晋时期,佛教在中国得到空前的发展,而出生在襄垣、出家仙堂寺的高僧法显此时却忧心忡忡。随着僧侣人数的不断增多,由于缺乏系统的佛教戒律约束,许多僧侣聚敛财物,占用土地,甚至私藏兵器,胡作非为。具有远见卓识的法显目睹如此乱象,寝食难安,他觉得佛教势力一旦危及朝廷,必然遭受灭顶之灾。于是,到印度求取真经戒律,使佛教在中国得到健康发展,就成为法显的一个长久的心愿。

法显在历史上真有其人,他胸怀大志,一心向佛,以普度天下苍生为己任,于公元399年西行印度求取真经戒律,历经14年,走遍三十余国,最终取回12部重要佛经典籍,译注60余卷上百万言经书,并将所经历国家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撰写成《佛国记》,为中外文化交流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佛国记》中讲述国人笃信的佛教理念,把一切因缘际会、聚散离合,以及人世间的千丝万缕复杂而微妙的关系,都归结在了一个“缘”字上。按照佛家理念说法,每个人都有他的前世、今世、来世,这是一种苦难生命必经的轮回,每个人都将在那里演绎属于他们的“缘”。《佛国记》还是汉人从长安经西域至印度的陆路行程,与从印度泛海至中国的海路航线的最早记录。由于书中记叙的西域古国早已灭亡,典册罕存,本书便成了研究这些古国的历史变迁的稀世珍宝,因而受到了中外学者的高度重视。自十九世纪以来,先后被译成法文、英文、日文等,还出现了一批专门研究此书的著作。

襄垣秧歌又称武乡秧歌,是山西地方戏曲小剧种, 流行于山西晋东南地区武乡、襄垣一带。起源没有文字记载,根据相传唱词考证,大约于明末清初由夯歌演变而成。清咸丰年间已经有舞台演出的记载。目前的襄垣秧歌剧团已经成了“天下第一团”,一个剧种就留存这一个剧团。该团具有悠久历史,在抗日战争时期就诞生了,曾经演出许多优秀剧目。1989年下半年,我曾带领该团到非常时期的北京演出张万一老师创作的现代戏《老八路》,在京城引起不小的轰动。如今,一个县级小剧种剧团又拿出一出反映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先驱者:法显故事的历史剧,可以说是小剧种演绎了大题材。

襄垣秧歌《法显》用艺术的形式助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在舞台上树起了有信仰、有追求的高僧大德的生动形象,起到了净化人心、荡涤心灵的作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将历史文化人物与地域文化相结合,是我省戏曲界给全国奉献的一出戏剧大餐。该剧的结构回归了戏曲的编剧特点,围绕着法显取经一人一事展开叙述,符合戏曲从复杂中提纯进行展现的特点。导演手法新颖,有创新,将戏曲的程式化、技艺化揉在剧情中,体现出导演注重舞台戏曲化表达的观念与意识。音乐设计古朴、纯正、醇厚、有激情,将襄垣秧歌的唱腔旋律与异国音乐较好地融合在一起。舞美设计很有新意,运用LED和投影等高科技手段,展现了富有时代和人文色彩的戏剧场景,有力烘托了法显行程的变化。主要演员法显的扮演者张宏亮的表演沉稳,有激情,人物塑造把握准确,演唱水平较高,把襄垣秧歌的特色展现的淋漓尽致。当年演出《老八路》就是他扮演的朱德总司令,受到广大观众特别是北京的老领导的欢迎,并且为此荣获山西省首届“杏花奖”。

《法显》这出新创作的秧歌剧从第一次观看之后我就想提一些意见和建议,因为当时有些版权纠纷,我在省剧协负责知识产权的调解工作,所以没有机会给剧组同志们提出。今天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再次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来供参考。

首先是在全剧的戏剧结构方面,尽管剧本采用“一人一戏,一线到底”的方法结构了故事,但是仍旧有些凌乱,不是很好的把故事讲清楚,而是把中心事件埋没在一些琐碎的情节之中了。本来法显到印度取经,是全剧的中心事件,所有的情节都应该围绕着这一中心事件展开,但是在剧本中做的还不够。比如让法显给当地群众看病,漫不说牛黄丸能否给患了瘟疫的百姓治病,即使能治病也和全剧的情节关联不大,顶多是起到了把病治好之后,当地老人为了感谢法显,把经书掉在地上被法显见到的作用。其实在任何场合都可以给法显这个机会,用不着专门安排治病的情节,在这里没有必要让法显发扬风格,学雷锋做好事。大祭司反对法显的到来可以理解,因为他把祭司骗人的伎俩破坏掉,使祭司不能再坑害百姓了。不知女王为何在追光下又派他到中国学习如何治病,说:“我命你去往中土,将他们的医术带回我国,将功补过。”大祭司表态是要的东土传播他们的宗教,有这个可能和必要吗?从剧情来讲,纯粹多此一举。而且后面也没有把这个情节继续发展下去,只是出现大祭司在船上要陷害法显,把经书抛到大海的邪恶事情,给人一种他是女王派来故意这样做的。可是如果他真是女王派来破坏法显回国的,那可以在没有出发时就把法显关押起来何必多此一举?目前的情节给人一种人为的感觉。还有那个假孕妇的情节,令人莫名其妙。我不知道一个七十古稀的老和尚如何能让当地的一位妇女怀孕,把法显放到如此荒诞的事件,对塑造人物和戏剧发展有何用处?而且很快就被识破,完全是一大败笔。删除这个情节对全剧没有任何影响,只会使人物包括女王更加真实,而不是这样愚昧、无知。做为侠女的玉莲也有许多戏剧动作令人无法相信和理解。她到底是起了什么作用,难道法显在去往西天的路上就靠这样一位侠女来保护吗?与其这样还不如让法显的几个师弟来完成的好,而且不至于使他的师弟都是毫无价值的死在路上。还有一些情节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其次,在舞台设置上我觉得还可以做的更好。现在天幕用LED同剧情的发展有所联系确实很不错的,再加上舞台前面的投影幕布,配合的很有新意,起码比其他剧团把屏幕和剧情完全隔开的两张皮做法好多了。但是还可以再发展。比如,为啥LED上的视频不能和剧情完全融合呢?有一段戏是商人拉骆驼走的情节,明明有漫漫黄沙,商人却做的是虚拟拉骆驼的动作,如果让真实的骆驼从屏幕的视频中出现岂不更好?既然大海的波涛能出现,骆驼也同样可以出现。

建议你们不要放弃法显的故事,还可以再编写一些有关法显去西域遇到的其他故事,用小戏的篇幅演出,搞出一些连续剧。这样可以把其他无法在大戏中出现的人物、故事重新进行构思,可以通过众多的手段把法显的故事讲好,使法显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千秋万代都不会忘记的一位先驱者和开拓者。

小剧团、小剧种完成大作品,尽管还有不足,成绩还是要肯定。预祝襄垣秧歌的发展更加茁壮、更加繁荣。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