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地方戏曲 > 孝义皮腔 >

中国最后一个皮腔纸窗影戏老艺人武海棠的传奇人生

2016-04-04 发表|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作者:文晶 鲁胤
 
 
 
李兆明摄

皮腔纸窗影戏是流传在山西孝义一带的一种特有的皮影戏,这种发源于黄土高原的乡土技艺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皮腔纸窗影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如今,中国会唱古老皮腔影戏且能表演完整剧目的老艺人也仅剩一位了,他就是山西省孝义市必独村的武海棠老人,伴随着皮腔纸窗影戏的兴衰败胜,武海棠的人生也由此起伏波折,有艰辛坎坷也有欢乐幸福。

武海棠老汉今年73岁,是孝义皮腔纸窗影戏的第七代传人,祖辈们都靠走村串户表演皮影谋生。孝义土生土长的皮腔纸窗影戏,在山西晋中一带遍布足迹,民间皮影界素有"无孝不成班"的说法。皮腔曲牌 "三吹、三打、三嗨嗨"并伴有唢呐独奏,是孝义皮腔纸窗影戏的特证,它的价值对研究中国戏曲声腔演变历史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孝义皮腔纸窗影戏的影人造型较河北滦县、四川大邑等地皮影造型简练、具象,无脸谱化和戏剧化的变形,是最原生态的造型风格。山西省孝义市的皮影戏艺术在中国皮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05年国家发行了以皮影为题材的4枚邮票,其中一枚就是孝义皮影。

"一口道出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夜幕下,灯光将牛皮制成的各种造型打在幕布上,艺人在幕后双手操纵,边舞边唱,幕布上的皮影色彩鲜亮,形象栩栩如生,整个场面热闹而有趣。作为中国皮影戏的发祥地,早在元明之际,孝义已经是无村不见庙,无庙不搭台,无台不唱戏的影戏之乡。皮影的传艺与学习,大多靠的是口口相传,"门里出生,自会三分",孩子们自小边看、边玩、边学,长期的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子承父业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武海棠说:“我们家在清朝的同治二年就有班社了,班名就是"二义元",我是"二义元"第七代传人,我今年73了,我小时候七、八岁时候没有这学校,就跟上老人们边学边玩,主要是去玩去了。因为时间长了,我九岁、十岁的时候,我父亲唱什么戏我都能给他背(出)来,从那时候听的不少,脑子里有的这印象,都是那时候记得。”

孝义皮腔纸窗影戏的演出剧目仅有一部传统的《封神榜32本》,但根据需要分为连台本戏、单本戏和折子戏,一本连台本戏要唱七八个晚上。在那物质贫寒而精神生活匮乏的年代,皮影戏中那些侠客们豪气干云的传奇,才子佳人们回肠荡气的爱情,备受百姓追捧。武海棠祖上的"二义园"皮影戏班,每到农闲时节,便开始走街串巷的演出,无论他们落脚何处,总会引起轰动,十里八乡赶来捧场的乡亲们,将小小的戏台围个水泄不通,"二义园"皮影戏班夜夜演到天亮,连唱一个月都不稀奇。     

武海棠说:“我们家以前,在我爷爷手里就不种地,就是正月初二就出去演出去了,演出过了五月端午,重阳节回来回来割麦子,割了麦子,六月就又出去了,唱到八月十五回来一收秋,九月十三就又出去了,出去演到腊月就回来了,童年就靠这个,我们一家子就靠演皮影活,收入挺高还凑合,也不是过什么富裕生活,总能生活了。”

明清时的晋商故里,无论是豪门富户、书香门第还是平民百姓,均附庸风雅、嗜戏如命,那时的孝义皮腔纸窗影戏无论自身艺术造诣还是百姓认可程度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至今,在当地还流传着"过节听不上碗碗腔,再好的酒肉也不香""开年看几眼纱窗戏,一年和老婆不生气"等有趣的说法。

武海棠说:“我们这纸窗子也叫皮腔,皮腔纸影戏,糊的六张麻纸,演的都是《封神榜》,一套连续的32本,这时间长了,32本我记不起来了,我能演个十五、六本,我已经抄出7本了,我计划今年冬天,整理10本《封神榜》戏,出一本书,我今年已经73了,我怕这个东西绝种了,我出一本书留到世上,以后做个纪念吧。”

上世纪80年代末,孝义皮影戏去英国演出,迎来了其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然而,也是在那时,受现代影视媒体,和流行娱乐形式的冲击,皮影演出市场逐年萎缩,作为中国四大皮影戏之一的孝义皮影的传承和发展处于濒危境地,绝大多数皮影剧社都消失了,这其中也包含武海棠的"二义园"。随着大多数老艺人的去世,能制作皮影的人凤毛麟角,而能唱皮腔纸窗影戏的,也就只剩下武海棠一个人了。 

武海棠说:“我们办起皮影艺术团的话,我原来收的十几个徒弟,以侯建川为主的这十几个人,后面学中间他们都大了,这个东西挣不下钱,有的走了,有的不干了,我心里也不好活,因为什么不好活,能演这个《封神榜》了,他们都在一块,这《封神榜》戏就能传下去,你都教的能凑合演了,他们都走了。我心里也是不高兴、不好活,特别是能演却不能演,这不是白教了一回,也是心里很难受。”

与皮影演出活动的日渐衰微相比,皮影工艺品的市场销售却红红火火,皮影正在成为一种热门的民间艺术收藏。但武海棠老人认为这并不见得是件好事,因为刻工再精美、历史再久远的皮影,如果无人会表演,无人给其血液般的唱腔,它只能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虽然有价值但却没有生命。

2005年,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一大批几近失传的民间技艺唤起了人们尘封的记忆,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孝义皮影的申报工作也被当地政府提上了日程表,听到这一消息后,武海棠老人终于看到了实现梦想的希望,在当地干部的帮助下他积极投身到了申遗工作中。     

武海棠说:“孝义市05年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我亲自演的,我演的也是《封神榜》。我们的市长,我们的文化局局长,还有我们的常委,他们都没有见过这个《封神榜》戏,他们还很惊奇,孝义还有这东西?我说我82年唱罢,我老了,能唱不能唱了,咱们试一试吧,我回去下点功,清早爬起来没有干的,我到这个野地里练这个皮腔的调,一旁人问我怎么你又唱起你的"纸窗子"了?我说要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怕不能唱了,因为我老了,不是这年轻时候,这个调特别大。”

威风凛凛坐将台,咆哮三声辕门开,众家弟兄齐出征,要与子牙动刀兵。就是这调儿。众人拾柴火焰高,一度趋于沉寂甚至消亡的孝义皮腔纸窗影戏在快要柴尽薪灭之际,终于顽强的生存了下来。2006年,孝义皮影被正式确定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是在那一年,一直无偿教授弟子的武海棠老人,拿到了政府发放的每月500元的特殊津贴。

武海棠说:“我们孝义市有个孝义艺校,就是专门学这的艺术学校,我们的侯建川老师2005年他把我叫过去,我给他抄出7本封神榜戏来。他拿上这封神榜戏汇报到市里,我们孝义市的市长,原来是市长,现在是书记,张旭光市长因为我老了,一年给我补助6000块钱的老人生活补助,我带的这十几个徒弟已经能演一本封神榜。” 

经过几年的努力,新一代的孝义皮影传承人逐渐成长起来,孝义市政府组织成立了皮影木偶剧团,孝义皮影博物馆、孝义贾家庄三皇庙皮影展览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传习基地也陆续建立,孝义皮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政府的大力支付下,2011年武海棠和他的徒弟们在全国各地的巡回演出,每一个皮影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舒心的笑容。    

武海棠说:“我父亲死了57年,现在我还吃这饭,这是一种农村文化的传统,人们也都喜爱。现在我不是孝义名人,也不是山西名人,我是全世界名人,因为我今年在云冈旅游区,演了一度时期,外国人跟我站到一块照相,都喜欢我,都喜欢这艺术,外国人都大拇指指出来,拍手,都跟我照相都跟我握手。 ” 

栩栩如生的画像,慷慨激越的锣鼓,台上的艺人们一边文作武打,一边道白唱词,台下的看客眼观出神入化的影人,耳听如泣如诉的说唱,品味一节节剧情起伏,比照一段段人生兴衰。老人的坚持守护了我们古老民族的精神家园,拯救和传承了皮腔纸窗影戏这一株民间艺术奇葩,让这门艺术重新赢得了现代人的青睐并走向复兴。

武海棠告诉记者,和徒弟们在一方舞台上一起表演皮腔纸窗影戏,让这门"国粹级"民间艺术一代一代传下去是老人有生之年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