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地方戏曲 > 翼城琴剧 >

翼城琴剧与翼城琴蒲剧团

2015-11-23 发表|来源:黄河晨报|作者:王思恭
琴剧《风流寡妇》剧照。 记者 韩立 摄

2月17日起,翼城琴蒲剧团应邀为“四心剧场”带来了琴剧现代戏《红指甲媳妇黑指甲婆》、《风流寡妇》和蒲剧《生死牌》等连场好戏,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因不时有人咨询琴剧的情况,笔者查阅资料,采访剧团,特撰此文,以飨读者。

琴剧是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的新生地方小剧种。此次演出,是翼城琴蒲剧团诞生以来首次在运城市区亮相。琴剧属板式变化体,其音乐婉转缠绵、优美动听,唱腔清脆高亢、变化精妙,表演细腻,格调清新,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和观赏性。赴运首次演出,令观众耳目一新,赞不绝口。

琴剧的前身,是源远流长的翼城琴书,因主要以扬琴伴奏而得名。上世纪70年代起,翼城文化工作者借鉴、吸收蒲剧、眉户和民间音乐艺术营养,对琴书进行大胆改革、尝试,乐队增加了鼓板、马锣、小锣等打击乐,弦乐进一步充实完善,并将传统的演员分角色演唱改为演员扮演人物表演,由地摊说唱搬上舞台表演。历经数年打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地方小剧种——琴剧,完成了从曲艺形态的琴书向戏剧形态的翼城琴剧的过渡和演变。

1982年,翼城县政府研究决定,正式成立翼城琴剧团。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翼城琴剧团内强素质,外拓市场,发展成为能传统、能现代、能琴剧、能蒲剧、能眉户的复合型演出团体并更名为翼城琴蒲团。琴剧2010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得到应有的政策扶持,该团全力打造的《枣花开了》一剧成为山西省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申报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