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地方戏曲 > 翼城琴剧 >

翼城琴剧的前世今生

2015-11-23 发表|来源:山西广播电视报临汾周刊|作者:乔正安

翼城琴剧是由地方民间曲艺翼城琴书衍化发展而成的新生特色剧种,历史积淀深厚,深受当地观众喜爱。2010年6月,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琴剧源自古老的琴书

翼城琴书,是在翼城这方有着数千年文化底蕴的沃土上,土生土长的民间说唱艺术,俗称“本地书”。

据《翼城县志》《梨园百年琐记》记载:翼城琴书,起源于元代杂戏兴盛时期,流行于以翼城为中心的河南、陕西、山西等3省区域。历史悠久,独具风韵,堪称曲艺艺术的奇葩。

翼城琴书,因说唱时主要伴奏乐器为扬琴,故名“琴书”。琴书是通过语言和唱腔结合音乐,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一般以叙事为主,代言为辅,并结合动作表情,进行演唱。

翼城琴书的伴唱乐器,主要有扬琴、四胡、三弦、八角鼓、木鱼等。演唱时,演员人数通常为三四个人。表演形式,有坐唱、走唱、拆唱(分角色演唱)、彩唱(化装表演)。唱腔结构,属于板式变化体,有小钹击节的“钹儿腔”和以八角鼓击节的“鼓儿腔”两类的曲艺艺术。琴书悠悠,艺撼古今,撂地说书,千村巷空,深受人们的欢迎。

据山西省曲艺家协会会员、早年间从事翼城琴书编导的王永泉先生介绍,翼城琴书早期是民间演唱的小曲,演唱艺人们,带着一架小琴、一个木鱼和一个八角鼓,自弹自唱,走村串巷。每到一地,就在街头巷道或百姓庭院里,摆起一张桌子,一人手持小钹或打琴,一人手拉四胡,同时,一脚踩着系有绳子的木梆子,击打着固定在桌子上的小木鱼,手脚并用,连打带唱。演唱动情高潮时,主唱者又手持八角鼓,用手指边击鼓点,边舞动鼓身的丝穗,更显得格外地优美精彩。

明清时期,琴书班子人员,逐渐增加到三至五人,同时,增加了板胡、笛子等乐器。曲调也有新的发展。清末民初,又逐渐形成以人包本演唱,多人伴奏的“地摊子”演唱艺术。

解放前,农村文化生活贫乏,常年劳作的农民,特别爱听琴书。琴书演唱故事性强,扣人心弦,特别是琴书音乐婉转缠绵,唱腔悦耳动听,加上手击小钹和八角鼓等技艺,深得“书迷”的喜爱。但在过去,因说书人被称为下九流,社会地位低下,大多数艺人是身有残疾或外地逃荒来的,为了生存,从艺者始终过着半乞半艺的流浪生活。

解放后,党和政府对曲艺非常重视。翼城县文化部门将曲艺人员组织起来,专门成立了曲艺队,主要演员有张殿君、崔道安、李相玉等,当时被群众称为翼城琴书的“明星”。1958年,琴书艺人张殿君和他的《看机器》节目,赴京参加全国曲艺调演,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76年,琴书艺人王海祥和李书等,带着琴书 《方向盘》节目,又一次赴京,参加了全国曲艺调演,荣获奖励。从而,使这种不起眼的民间曲艺艺术,登上了大雅之堂,使琴书艺术获得了空前的繁荣。

琴剧的诞生和发展

从上世纪70年代起,翼城琴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改革。翼城县文艺工作者尝试着将翼城琴书分角色的演唱,改为演员扮人物角色演唱,从“地摊子”说唱,搬上舞台表演。同时,在音乐上,增添了鼓板、马锣、小锣及高音板胡的配乐,经数年的磨炼与改革,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新生的地方剧种,被称为“翼城琴剧”。

1982年,翼城琴剧团正式成立,标志着翼城琴书由曲艺形态正式向戏曲形态的转变。

翼城琴剧团成立后,由原曲艺队队长王海祥为首任团长。万事开头难,要搞戏剧,首先得有服装、灯光和道具等。在分文未有的艰难情况下,王海祥竟将自家的一头耕牛卖掉,用来购置了部分设备。此举使全体演职人员深受感动,经过大家齐心协力,排演了《杀狗记》《孙成打酒》等剧目。特别是由尹开章、和立榜合作改编的《张古董借妻》一剧,在临汾平阳剧院连演40场,场场爆满。

孙元寿是琴剧团的第二任团长。孙元寿到琴剧团后,狠抓演员基本功和表演艺术的训练。人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平时训练中,孙元寿亲自示范,认真指导,教演员跑花梆、走台步、身段动作、表演程式等等。在表演艺术上,唱念做打,一招一式,都严格要求。如此日复一日,经过一年时间的辛勤指导,演员们的业务素质和表演技能大大提高了。

 翼城琴剧在不断发展中吸收了当地蒲剧、眉户、民间音乐的精华,使得唱腔和音乐更加丰富多彩。在剧目选择上,他们对传统戏 《善士亭》《贤良传》等进行了认真的加工排练,使这一新生的琴剧艺术,在戏剧舞台上大放异彩。与此同时,琴剧团还不拘一格地编排了现代戏,使琴剧名声大振。

琴剧的音乐与唱腔,恰似天籁之乐动人心弦,其形式善于表演才子佳人、说古道今和有故事性的戏剧。根据这一特点,孙元寿主持排演了由赵文台、王吉文编写的大型现代琴剧《家风》,在参加临汾现代戏展演中,获得殊荣,并获省文化厅演出超百场万元奖。同时,在“全国叫座剧目郑州座谈会”上,翼城琴剧以孙元寿策划排演的现代戏《家风》,应邀出席了会议,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赞扬。此后,该剧久演不衰,曾连续演出达2000余场,创下了全国现代戏演出场次的奇迹,受到国家文化部的表彰和奖励。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翼城琴剧团在历任团长的带领下,先后排演了琴剧 《风流寡妇》《桃花女》《爱河滔滔》《红指甲媳妇黑指甲婆》《枣花开了》《雇工、老板、老板娘的故事》等剧目。长期在山西和河南等地巡回演出,受到各界的好评。琴剧 《慈情》参加临汾地区国庆五十周年戏剧调研,荣获主角、配角、音乐多项大奖,王泽也获得“模范团长”和“优秀演员”奖。

翼城琴书到琴剧,从“地摊子”到活跃舞台上,展示了这一古老剧种的无穷生命力。2010年6月,翼城琴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对琴剧前景的思考

形势在发展,社会在前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娱乐活动,大众传媒的冲击,琴剧的出路值得思考。从现状看,当地政府投入有限,排练经费不足,人员流失严重,设备陈旧老化,剧目更新迟缓等诸多因素,造成演出水平的下降和观众的减少,翼城琴剧的生存现状,令人堪忧。如何使翼城琴剧走出困境,展示翼城琴剧在新的文化背景下不朽的魅力,这是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

对翼城琴剧颇有研究的曹秀荣和王永泉先生曾撰文探讨,他们认为:翼城琴剧要走出低谷,重现昔日辉煌,仅靠圈地式地自我坚持和自我发展是不行的,必须做到扎根本土,面向当代,追求自身升级换代,创作完成本剧种在新时代代表作品的同时,主动加强交流、观摩学习,营造良好的戏剧文化氛围,才能真正实现翼城琴剧这一地方剧种的振兴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