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蒲剧 >

亦是清官,亦是英雄——评蒲剧《廉吏于成龙》

2015-11-14 发表|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作者:张玉红
资料图

2015年10月15日晚7:00,由山西师范大学主办,临汾市蒲剧院蒲剧团在山西师范大学文化艺术活动中心演出的《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为出发点,以撰成文。该剧主要讲述了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廉洁奉公,勤政爱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抱负。剧情创作者的聪明和高明之处,正是在善于运用和推进性格冲突而不是推进事件来完成创作过程。

蒲剧艺术最近几年能够紧追时代,涌现了一批现代和传统清宫戏满足了广大观众的心理诉求,折射出当前反腐倡廉的社会现实。如:新绛县蒲剧团移植的《焦裕禄》;闻喜县蒲剧团《钦差林则徐》;临猗县眉户剧团的《杨三姐告状》;垣曲县曲剧团新排的传统戏《五世请缨》;河津市蒲剧团《出潼关》.....但笔者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廉吏于成龙》。

蒲剧艺术《廉吏于成龙》很让人感动,除了善于运用叙事艺术的优点,捕捉到个体人物的命运和悲情,更善于运用戏剧的起承转合优点反映了“一代廉吏”的故事,层层跌宕。该剧脚本的故事本身就很完美,再加上唱腔音乐的内在生命性特征:有机统一性、运动性、节奏性和生长性,使得该剧每种因素互为依存,形成了对称、平衡、再现的形式感觉,无时无刻不吸引着观众的眼球。熟悉该脚本的观众的都知道,该剧出自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作为真实故事的表演范本,故事、情节、人物和结构如果值得信赖,音乐在此的发展和延展就有更多可能,但同时如果戏曲艺术不忠实于原著,擅自改变,一定会造成很多笑料,而此剧除了忠实于历史故事并且还将个人(于成龙的拮据的生活、病患的妻子)的悲苦命运,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宣扬了民族有难,匹夫有责,人人应当像于成龙一样身先士卒。同时让观众看到一位身居要职,本可以用职务之便谋取钱财的人,却严于律己,过的如此清苦的清官形象,让人为之动容。

和很多蒲剧艺术一样,该剧的唱腔也采用了真假声结合的方法,起调高,音域宽,字多而调促,辞情多而声情少。唱腔之所以高亢激越,其原因主要是起调高,旋律跳跃幅度大。有时则在一拍内就直接有十四度的跳越,一句唱腔,前半节用本音,中间用复音,末尾仍过渡到本音。因而给人以高亢激越之感。唱腔的激动和高昂也符合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于成龙的救民于火的急切心情、康王爷的不可一世的傲娇性格,处在沉冤之中的几个小人物的悲愤心情,都能和蒲剧艺术的审美结合在一起。试想如果用蒲剧来演绎缠绵悱恻的情感故事,必定没有这样的英雄史诗故事成功。当然,该剧的出彩之处不仅仅在于唱腔的完美,还在于无论是小旦还是须生对于故事的诠释,都能做到深情并茂。无论是小旦的甩手帕的动作,还是须生的捋胡子的动作以及喝酒的动作都演绎的活灵活现,就连剧中的韵白部分,多么冗长的句子,甚至是一声叹息,笔者对应字幕查看都能做到分毫不差。可见在台下,演员们都是做足了功夫的。所以该剧的主演,国家一级演员郭泽民,能获得全国首届“梅花奖”,也是让人信服的。

该剧在刻画于成龙的清官形象时有几个比较突出的情节:

“两袖清风”:该剧中,体现其两袖清风借用了局内人与局外人的双重角度。从局外人的角度,比如康亲王对于成龙的看法,以及后来亲自去于成龙宅所察看,在康亲王的眼中,官员真的能贪污点也没有什么不可以。按照康的逻辑在前期剧情进行中,对于成龙的猜测也符合他见多识广的一面,这样的情节为后文埋下了伏笔,极其吸引人的眼光。从另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剧中山牛挑着箱子,几经勒春的盘问也不说出箱子里藏的到底是什么,只是说是于成龙为官18年积攒的财富,这又形成了一个迷,连作为观众的笔者都不禁要好奇箱子里到底是什么?最后的结局伴随着勒春的猜疑,康亲王的半信半疑,打开的箱子中呈现的是一包包泥土,形成了全剧中于成龙两袖清风品质的高潮。情节的层层递进,再加之两个局外人的行动、语言与心理,生动而又不呆板。而从局内人的角度,于成龙做了十八年的清官形象,为官几个月的俸禄全部捐赠给几个孤苦无依的人,而自己仅仅留下十两银子,买下最廉价的饭食,准备辞官回家看望生病的妻子。这样的双重展示的清官形象,就我们作为常识的角度来看,似乎是有点不符合常理,但在于成龙身上我们却能接受,因为这种特质除了符合历史上记载的于成龙的真实笔触,也符合中国人民对于清官所赋予的美好的期望和感情。

“不卑不亢”:于成龙的不卑不亢体现在,为了被关押的受冤的百姓的安危,面对官高位显、性格暴躁、喜怒无常、绝强无比的康亲王,至始至终都表现出不卑不亢,和勒春见康王爷的卑躬屈膝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当为民请命,一番见解实在无效之后,让于成龙了解到一个真实的康亲王,看来,硬碰并不可取,还需要智取。既要让康亲王了解自己的真实目的,又要从国家大局来考虑。据此,剧作推出了第二次于成龙求见康亲王并最终说服康亲王的一折绝妙好戏。这里也形成了两个对比:从第一次于成龙横遭冷落,撞门得见,陈诉冤情(通海通敌大案),献策解困,借粮济军,到对饮赌酒,大醉酩酊,康王承诺,云散天开,最后又以失败告终……可谓层层递进,险象环生,妙趣横溢。有了这一折再加上对于山牛担子里东西的猜测,该剧便稳稳当当的抓住了剧本的中心。第二次见面是勒春引着康亲王到于成龙后衙,该次见面也多亏勒春的煽风点火,才让康亲王看到“ 于老西儿”(于成龙是山西人“) 喝的什么酒,吃的什么菜,睡的什么卧榻,住的什么宅”,一系列的疑问解开,并与心中设想的于成龙恰恰相反时,于成龙的形象一步步在反面派人物的心中走向光辉。

“对酒当歌”:该剧共有两次对饮,最动人心弦的一幕是于成龙外出归来,其实这次已经做好了辞官的准备,但是还是要还康亲王行辕赐饮的情,马上命随从打酒,可是随从并没有钱,但是情况又紧急,只得打来了后院中于成龙经常在买不起酒的情况下,用来解馋的山泉,这就有了第二次对饮。如果说第一次对饮显示的是于成龙的衷心耿耿,一心为民请愿,但是忽略了王爷的心情,硬是想要霸王硬上勾,那么第二次对饮就显示出了于成龙的聪明以及机智,不再是在不合适的时间、地点去见康亲王,而是让君自己来,这样自己来的好处,一方面还了康王爷的人情,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礼尚往来,另一方面也让康亲爷亲自找出自己心中的答案,自己找答案的好处是符合中国人心目中“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心理特征。剧情中,没有酒菜,就现吃萝卜,康亲王能够接受这一招待,证明已经接受于成龙的请求。这次饮酒,于成龙不再是上次的执拗,一定让康亲王输,答应自己的请求,结果却适得其反。而是变的机智了,比如对于成龙对以水代酒的失礼,解释为“ 酒字分两半,酉、水不相干;以水代美酒,半酒奉驾前”,这次的话,就让康亲十分欣赏,哈哈大笑:“‘ 半酒’之论,妙哉妙哉!”。如果说,第一次对饮是用酒来斗心气,表现于成龙的机智、狡黠与执拗;那么,第二次对饮则深入到了于成龙忧济苍生的崇高精神境界。

蒲剧唱腔高昂 ,朴实奔放 ,长于表现慷慨激情、悲壮凄楚的英雄史剧,例如该剧中主人公的不卑不亢、两袖清风、对酒当歌,可以说都从历史的角度,勾勒了一个非常大气、正直、聪慧的清官形象。但于成龙不惜为国家、为民请命的精神,笔者认为这样的形象已经不止用清官形象来概括这样简单了,而是一位英雄的形象了。但如果该剧只是单纯的刻画这样的英雄,即这些常见的、俯拾即是的英雄,人们自定义的英雄,那么这样的英雄就是没有特色的英雄,这样的英雄往往就像是水花一样,一闪即逝。该剧刻画的英雄,在笔者看来,是一个集合历史性英雄和生活性英雄为一体的英雄。就像霸王项羽一样,我们之所以能记住项羽,大概不是源于他的刚正不阿以及大气蓬勃,而是他与虞姬荡气回肠的爱情。这样的英雄,往往有血有肉,更接地气,而更加让人热泪盈眶,让人触手可及,觉得他不是天上的神,而是在人间一直默默陪伴所有人的人,给人以安全感。英雄于成龙就是一个更接地气的英雄,不同于传统英雄的静穆的伟大,抑或是为了国家事业放弃儿女情长,所具有的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崇高性(传统的英雄常常是“伟大的”,是“比我们自己更神圣的东西”,崇高风格就是对这种英雄的歌颂,这样的英雄往往不能用小溪来比喻,而只能借助于大江大河来比喻)。

于成龙接地气的标准,在剧中体现为他的落泪,最明显的两次,分别是读到妻子病重的消息和诉说泥土之情的泪横流,尤其是坚信“ 没有耗子不偷油,没有猫儿不沾腥”的康亲王亲信勒春,虎视眈眈地一把从床下拖出竹箱,满以为可以当面揭穿于老西伪装清廉的假面具,殊不知倾倒竹箱,只是一包包各色泥土!接下来是于成龙热泪盈眶的深情诉说:“这是广西罗城的山泥,饱含着土著同胞的心意;这是四川合州的黑土,寄寓着巴蜀父老的情愫;这是湖北黄州的红土,渗透着荆鄂赤子的热血;这是武昌江畔的流沙,记载着世代平民的甘苦……”原来为官十八年,积攒的是满腔泥土情,一片黎庶心!由此一个更血肉丰满的英雄形象跃然台上,原来英雄也是有情感的,而英雄的情感相比于常人更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魄力。于成龙的眼泪体现的是人性的怜悯苍生,而他的行为却是英雄的行为,二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人气的英雄。有人气的英雄既不软弱,也不倔强,但是在服从内心要求时显得软弱,也能流泪,在服从原则和职责的要求时就显得倔强。这种人是智慧所能早就得最高产品,也是这场蒲剧艺术所能展现得艺术的最高价值。除此之外,该剧也符合中国戏剧最传统的结局,那就是大团圆式结局,符合中国人审美“合”、“和”的特征。

总之,该剧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声情并茂的舞台表演,善于运用和推进性格冲突而不是推进事件来完成创作过程的手法,以及将于成龙的人格秉性和职业操守演绎得淋漓尽致,受到了在场观众的一致认可,现场掌声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