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蒲剧 >

一群戏迷的蒲剧情怀--《蒲剧传统剧本选编》的背后

2016-05-26 发表|来源:河东雅居|作者:范娜 张蕊彤

经过两年的紧张编纂,日前,背负保护传承蒲剧艺术历史使命的《蒲剧传统剧本选编》与读者见面了。这套涵括了37本本戏、80个折子戏,一套六本书的背后,不但凝聚着无数文化工作者的心血,更是饱含着戏迷对蒲剧满腔的热爱和无私的奉献。

据《蒲剧传统剧本选编》责编潘宝珍介绍,为加快校对速度,确保质量,她在蒲剧QQ群和微信群里向戏迷发出了邀请,很快吸引了一大批戏迷积极参与。每个剧本校对时,都是先将泛黄老旧的剧本用word格式敲到电脑上,然后给参与校对的戏迷发去电子版,每本戏最少要校五次。一校要对照手抄或者油印的原始剧本,逐行逐句检查,不漏字漏句漏标点符号;二校通过查资料、查字典,校对错别字,考证剧目名称和人物名称;三校是针对剧本里不完整的字句、有异议的问题,大家共同讨论修改;四校是请专家核对修改;五校是转换为印刷格式,校对样书。

连日来,记者采访了部分参与校对工作的戏迷,被他们克服种种困难,牺牲所有业余时间,甚至发动家人一起校对的精神深深打动,请看——

新闻工作者的担当

董斌是市电视台文艺中心编辑。他参与剧本校对,一是出于对蒲剧艺术的喜爱,二是出于新闻工作者对传统剧目即将流失的忧虑。

“我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家乡戏蒲州梆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感觉到传统戏的魅力,但是,舞台上的传统老戏越来越少。随着老艺人渐行渐远,这将会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如果我们的蒲剧从业者连最基本的传统剧目都不能很好的继承下来,还谈何创新呢?”董斌说。他曾经参加过一次戏迷活动,主办方从专业剧团邀请了一位年轻的专业琴师,有一个票友提出要唱王天明的《空城计》,结果这位年轻的琴师告知拉不了,说是没有见过。“从这一个小小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蒲剧传统的流失有多么严重。这套书是对传统戏曲的一次抢救,但蒲剧的传承,更应该是一种活态传承,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大扶持力度,让更多的经典剧目能够活在舞台上”。

董海军是市广播电视报编辑,上大学选修戏曲编导课程,对戏文写作有一定的专业了解。一次,在印刷厂办理业务时,碰到正在修改剧本样稿的潘宝珍,他便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印刷厂的一台空闲电脑进行校对和排版设计工作。前后共校了两本本戏和十个折子戏。“因为兴趣,即便面对冰冷的文字和厚厚的手稿,也不会感觉劳累和辛苦。”他说,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提倡走基层的今天,蒲剧戏文并不是年轻人所认为的古板晦涩,远离现代社会,它具有生活气息,是接地气儿的产物,具有现实意义。

蒲剧不是“老古板”

在这次剧本校对编辑中,一群年轻戏迷的加入,让我们看到了蒲剧的希望和未来。

胡猛今年31岁,他从2013年开始接触蒲剧,渐渐喜欢上蒲剧,随后创办“晋风蒲剧网”和微信公众平台,目前关注该蒲剧自媒体平台的戏迷已逾万人,组成了为蒲剧鼓与呼的忠实群体。在这次校对工作中,他积极发挥网站的平台作用,通过网络媒体号召和鼓励年轻戏迷参与校对,收到了戏迷们的热烈响应。

今年32岁的焦立波是临猗人,目前在太原从事法律工作。从小受奶奶熏陶,喜欢蒲剧。上大学后,开始收藏蒲剧相关资料,书籍、杂志、剧本、节目单、磁带、唱片等等,同时开通了“河东雅居”新浪博客及河津小梅花蒲剧团微信公众平台,用于发布自己收藏整理的蒲剧资料,还成立了蒲剧艺术微信群等,便于演员与戏迷直接的交流学习。这次校对工作中,他在一周内一口气校对了《富贵图》等五本本戏。“我感觉古人写书水平很高,语言通俗易懂,方言也很有特色。但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亟待拯救。”焦立波说,他会把弘扬传统文化,传承蒲剧艺术做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30岁的杨辉来自夏县,在运城自主创业。他喜欢蒲剧源于在外地的思乡情结。参与校对工作以来,他遇到了两大困难。“一个是资料比较老旧,繁体字居多,大多不认识。还有一个是资料多为地方性文化,在克服认字之后还需克服语句问题。”杨辉说,对繁体字又爱又恨,多亏之前买的《四角号码字典》派上了很大用场。蒲剧作为运城的特色,也可以让年轻人学到许多知识。

蒲剧让他再次开口

80后的蔡群锁是一名建筑工人,长年分派在朔州工地,长期驻守在野外。2004年8月在一次事故中受伤严重,在病床上躺得百无聊赖,每天用随身听播放王天明的录音磁带。由于咽部做了手术,发不出声,每天早上在医院的后院里,他学着戏剧演员练声的法子,“啊、咿、呀”的锻炼发声。后来逐渐恢复了语言能力。是蒲剧给了他再次开口的机会,感谢生命里有蒲剧。

去年,在蒲剧QQ群中得知运城市文化局为继承、弘扬蒲剧艺术,发掘整理出一批蒲剧老剧本,正在进行校对编辑工作时,他很兴奋,觉得自己终于可以为喜爱的蒲剧做一点点事了。在没有施工任务的时候,他每天晚上都是趴在工地的床头抓紧校对。在校对过程中,他精读了全部的剧本文稿,纠正了不少错误,也学到很多知识。

46岁的李红升是万荣县南张乡李家村人,平时不喝酒,不打牌,只有一个爱好,那就是看戏。戏迷中流传着“北蒲苑,南玫瑰”的说法,指的是两个在网上搜集传播蒲剧视频资料多的人,“北蒲苑”是洪洞戏迷杨争气,“南玫瑰”就是李红升,他传到网上的戏曲资料都是命名“玫瑰影音”。他一直从事着家畜养殖,2014年以来,效益一直很惨淡,腿还落下了病。尽管经济上不富裕,但他舍得购买蒲剧音像产品,收集蒲剧资料。生活上的艰辛和痛苦,丝毫没有减少他喜爱戏曲的热情。在每天繁重的劳作后,校对剧本成为一种身体上的放松和精神上的享受。

临汾戏迷的热情

这次《蒲剧传统剧本选编》校对工作不但牵动着众多河东戏迷的心,还激发了临汾戏迷的热情。痴爱蒲剧的他们也都抽出时间,参与到每一个剧本的校对工作中。

赵飞是临汾市襄汾县的一名乡镇干部,对蒲剧的热爱几乎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蒲剧已经成了他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白天乡镇工作繁忙,他就利用晚上住在机关的空闲时间校对。“先是字斟句酌地推敲,有不通顺的地方,就想各种方法解决,要么是查查其它剧种的剧本,要么是看看现在的改编本,要么是翻翻古典文学,尽量把有问题的地方修改好。”赵飞说,这次校对工作,不仅仅是校对,更多的是学习,校对过后,他更喜欢蒲剧了,以前欣赏蒲剧多一些,以后会去了解、研究上多下功夫,不仅要做一个蒲剧的爱好者,还要做一个蒲剧的研究者、传承者。

杨争气是临汾市洪洞县堤村乡堤村学校的初三化学老师,从小喜欢戏曲。上大学后,开始了一项工程,那就是收集整理戏词,找见卖的磁带,封面上有词,照着封面一字一字敲在电脑上保存,这项工作一直延伸到如今。“有一些戏,虽然没看过,但通过这次校对整理剧本的演绎,我仿佛就能看见演员在舞台移动,在演唱,在表演,精神上享受了。”杨争气说。

张继武是临汾市洪洞县一名退休教师,她不但认真校对错别字,还把剧本格式都排好。在电脑上校对,本身就很费眼睛,何况她还把剧本格式一行行地排好,别提有多费劲。她常常忙到凌晨一点多,直到把所有剧本全部改好后发给责编为止。潘宝珍怕她工作太累,后来每天只给她发一个剧目。

薛效康的“戏迷团队”

薛效康是河津市统战部副部长,也是第一个在微信群里回应潘宝珍邀请的戏迷。他几乎每个周末都会从河津赶到运城,在印刷厂门口与责编交换剧本的校对书稿。37出本戏、80个折子戏,五次校对一直到样书,他都认真参与其中。

他还有一个“戏迷团队”,多年来致力于传统戏曲资料的搜集抢救工作。河津市人社局副局长杨会泽、陕县的刘云,临猗的闫红雷、张杰,蒲县的宋蒲鸣,原建德是团队的主要成员。2006年6月,他们自筹资金创办的“蒲剧论坛”上线,一大批社会精英加入和宣传,收集了上千段蒲剧音视频资料,加快了蒲剧在互联网上的迅速传播。随后又购置了录音录像设备,为朱秀英、温俊祥等老演员留下了珍贵的戏曲资料,奔赴临汾蒲剧院、翼城、稷山、临猗等地,拜访程永奎、孙文兵、田迎春等老演员,挖掘抢救蒲剧资料。目前整理了温俊祥老师收藏的《白龙关》、《朝房》、《打镇台》等近30个剧本。

一家人的蒲剧情怀

雷霄玲是市总工会维权部部长,风风火火的性格,让她对慢节奏的蒲剧敬而远之。自从“四心剧场”活动开展以来,她每天陪父母去河东会堂看戏,慢慢的,听了三百多场,对于蒲剧,从陪同听到能听懂,从拒绝到热爱。是孝心,打开了她的蒲剧情怀。

她每天利用下班后的时间,进行校对。每个剧本至少要看五遍以上。“我是八百度的高度近视,为了不影响进度,经常看到凌晨四点钟。以前我从事校对工作十几年,所以对于这次校对很认真,希望对得起这份事业,力求把错别字消灭为零。”雷霄玲说,不但自己校对,她还发动父亲、弟弟参与其中。

父亲雷先典今年77岁,是人民路学校的退休老校长,资深戏迷。每天戴着老花镜把女儿校过的剧本再细细检查一遍。弟弟雷晓琪是市人民法院副院长,每天工作繁忙。常常于下乡途中和回家途中在车上校对。

“看到老一辈人一笔一划的钢笔字,感慨他们的贡献,希望这些浓缩的结晶能传承下去,尤其是对于年轻人,能将蒲剧发扬下去。”雷霄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