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蒲剧 >

数风流还看今朝——运城博物馆蒲剧文化展厅走笔

2016-07-20 发表|来源:黄河晨报|作者:景斌
古旧的道具,诉说着多少往事。
古旧的道具,诉说着多少往事。
“一桌两椅”看尽世间百态。
“一桌两椅”看尽世间百态。
古老文明搭载科技之舟,将走得更远。
古老文明搭载科技之舟,将走得更远。

有人说,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浓缩,在那里滴水可以见阳光。前不久,历时七年精心打造的运城博物馆开门迎客,河东厚重的历史文化长卷在那里徐徐展开。纷繁的文化印痕令人目不暇接,然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听说古老的蒲剧还占有一席之地,便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

一张桌子两把椅子

信步来到博物馆三楼,进入蒲剧展厅,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简易的戏剧舞台,这样的舞台并无特别之处,但凡看过戏的人,对此并不陌生——“一张桌子、两把椅子”。然而越是这种“1+1”的组合,越能让人看出门道来。

“演也艳也,脚下士农工商;游哉悠哉,头上生旦净丑。”舞台两侧的这副对联,营造了一种耐人寻味的意境。就是这“一桌两椅”,演绎了多少生离死别,讲述了多少奇闻趣事,传递了多少条处世哲学。

喜怒哀乐,方寸之间。你看到的可以是《杀狗》中焦氏的不孝,也可以是《芦花》中闵子的德孝;可以是《烤火》中尹碧莲的娇羞,也可以是《辕门斩子》中穆桂英的勇猛;可以是《寇老西升堂》中寇老西的秉公执法,也可以是《秦香莲》中包青天的铁面无私……

两三步千山万水,五六人千军万马。宫廷禁院、军帐将台、庵观寺院、亭台楼阁、居室闺房……总之,凡人生活也好,帝王秘史也罢,都可以在“一桌二椅”之上呈现出来。

走过“一桌二椅”,看到的是一张清乾隆二十年《蒲州府志》府城图,图上蒲州城当年的雄壮身姿一目了然。想必,数百年前的蒲州梆子就是从这里敲出去的。那些身怀绝技的乱弹艺人,他们背着铺盖被卷,扛着戏箱行囊,走街串巷、上门入户,用脚走出了蒲州梆子的辉煌。如今,蒲州城残存的城墙,已难再现曾经的繁华,但似乎还在吟诵着蒲州梆子。

一双水袖

一顶帽子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人,蒲剧也不例外。在蒲剧发展传承的过程中,除了成千上万戏迷的拥护,更重要的是名演名角的支撑,墙上众多的蒲剧大师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从曾经的蒲剧泰斗郭宝臣、王存才等,到蒲剧名家阎逢春、王秀兰等,再到如今蒲剧擎旗人武俊英、王艺华、景雪变等,这些大师,为蒲剧奉献着一生的才华和心血。他们所表演的一出出经典剧目、所塑造的一个个经典角色,已经深深镌刻在观众的脑海里,超越时空,成为永恒的记忆。当然,还有很多的蒲剧艺人用岁月和生命一直在默默地坚守着。

一个剧种得以流传,肯定有它的独到之处,而蒲剧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它的特技。那是一代代蒲剧艺人用无数的演出经验总结出来的精华,通过一组组设计巧妙的动作,辅以相应的道具,哪怕就是一块手帕、一顶帽子、一把胡子、一双袖子……也能展现人物角色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表花》中不停飞转的手帕、《跑城》中上下摇晃的帽翅、《火焰驹》中来回甩动的胡子、《青丝恨》中飘逸飞舞的双袖……演员们凭借着这些绝技,将人物内心的喜悦、焦急、怨恨等各种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令戏迷叹为观止。

紧挨着名演陈列的就是马鞭、金锏、签筒、笔架、印架、服装等古旧的道具,它们无声又无息,却似乎在陈述着什么。

一块显示屏

蒲剧的展厅并不大,几步路,我们仿佛走过了几个世纪,蒲剧数百年的流变在这里展示。或许有人会问,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蒲剧的过去和现在,那蒲剧的未来在哪儿呢?展厅尽头的一块电子显示屏就是最好的答案。

这块电子显示屏是触摸式的,类似我们平时使用的智能平板。从蒲剧起源到兴盛,从蒲剧演员到特技,只需轻轻一点它就能看到人们想看的。这是现代科技与古老文明的完美结合,它们所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方便与快捷。

蒲剧作为河东特有的文化符号,它已深深地印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开展的“戏曲惠民·欢乐百姓”活动,哪一场演出不是人气爆棚,哪一出剧目不是粉丝簇拥,一票难求是常有的事,座无虚席已经司空见惯。

其实,有关蒲剧的一切,都能在书本或网络上找到,但放置此处,让人看到了活生生的历史。这种形象立体的展示,拉近了历史和现实的距离,仿佛随时都能听到那灵魂深处吼出的蒲州梆子。

诚然,博物馆中关于蒲剧的内容并不多,但就是这方寸之地,却给人们留下了足够思考的空间。数风流,还看今朝,不能让博物馆成为蒲剧最后的归宿,它应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世世代代地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