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蒲剧 >

95后大学生观戏随笔

2017-04-11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侯超宇
 
 

下笔之前,犹豫良久。一方面觉得自己虽然在读山西师范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但就目前而言,对于戏曲还谈不上什么了解,更称不上专业;另一方面,我是初次进入剧场观看蒲剧,没什么情怀,更算不上热爱。所以始终觉得对于“评论”一场戏,我还远远不够格。不过当我想起老师、兄长常常提起的关于传统戏曲后继乏人、观众年龄断层的窘迫话题,作为一个如今还不那么热爱戏曲却真心希望传统艺术精粹可以源远流长的当代青年,我觉得我有必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此次是我们买票进入剧场观看蒲剧《赵氏孤儿》,收获很多,想说的也很多。

首先,观众人数远远超乎我的想象,但断层的问题仍就严峻。因为到后台去观看演员的道具服装,开场前几分钟才回到台前,沿途还和同伴猜测观众人数,都觉得三三两两的观众才符合我们对于当代戏曲现状的认知,可当真正看到偌大的观众席中座无虚席,一愣之余也心中一热,莫名的很感动。我留意了观众的年龄分布,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不足总人数的百分之十,而且其中还有不少人在开场十分钟后就离开了座位,再也没有回来。

其次临汾影剧院的舞美设计要比想象中的好很多,打破了我对传统戏曲舞台上仅有“一桌二椅”的旧场景观念。有一段“乌云密布、血染大地”的场景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很是壮观,也很好的为接下来的表演打开了序幕。

整场戏看下来,周围不少老人都眼角湿润甚至泪流满面,坐在坐位上久久回味,而年纪轻一些的观众情绪波动却很小,都匆匆起身离场。这必然和每个人的经验经历有关,但也可以看出不同年龄段受众的艺术接受方式的确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今戏曲的受众以中老年为主,虽然也有许多年轻戏迷的支持和宣传,但就整体而言,可谓寥寥。年轻人受现代流行音乐、影视和文学作品的影响下,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审美观念和艺术接受范围。与其等着年轻人变老,不如我们把传统戏曲变新,戏曲题材挖掘经典的同时也要大胆创新,尝试以近现代为背景创作剧本,增强年轻人的代入感。时下电影行业热火朝天,金庸武侠、盗墓笔记等IP电影更是为无数人所追捧,这种消费IP的商业化模式虽不值得提倡,却值得我们反思。当下《人民的名义》在热播,反响很好。但试想一部制作精良、以当下热门题材为创作背景的戏曲横空出世,就比如蒲剧《人民的名义》一经排练演出,将在社会上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是不是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剧场。

好友说,“不要因为不了解而不去喜欢戏曲。”但站在年轻人的立场上,我想说的是,“因为不喜欢所以不愿意去了解戏曲。”当下只有创新题材,贴年轻人的生活,让更多人走进剧院,让他们因为好奇而去了解,因为了解而去热爱!

回归蒲剧《赵氏孤儿》来谈,我觉得就三点要说。第一,剧情改编方面,蒲剧《赵氏孤儿》在结尾处由赵武让屠岸贾自刎,丢剑给他,屠岸贾不知悔改暴起行凶,程婴为赵武挡剑身亡,可以看出编剧在此处有意借此去烘托悲剧色彩,但显得有些过于刻意,落了俗套,而且容易造成观众对赵武的误解。而反观《赵氏孤儿》原情节,庄姬公主为了打消程婴对秘密泄露的担忧,托孤后便自刎当场。可能编剧另有考虑,不过这样悲壮的情节没有保留,总让人感到遗憾。

第二,演员表演仍需注重细节。程婴扮演者刘飞飞的确有很强的功底,情绪也非常到位,表演很有感染力,但一些小角色,就比如官兵们的表现在一些细节方面没有把握的很好,我留意到官兵们出场时有一段踢得“正步”、还有站立两排时立着的长枪都不太整齐,虽然不影响情节,但给人感觉不是很舒服。

第三,抒情冗长。就我而言,抒情过长反而破坏了情绪的渲染,就拿公孙杵臼替程婴大义赴死来说,公孙兄倒地,官兵散去,音乐响起,程婴跪倒恸哭,我的泪水已经在眼眶里打转,思绪完全沉寂在巨大的悲痛当中。但当我平复心情准备继续往下看后,舞台上一切仍保持原样,程婴继续恸哭了很长时间,这样的长时间的抒情让人很容易产生情绪疲劳,渐渐出戏了。

初次走进剧院,感概颇多。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弘扬传统戏曲精粹,任重而道远,吾辈仍需不断向前。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学生侯超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