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蒲剧 >

“天籁蒲声动京华”蒲剧名家武俊英艺术之路回眸

2017-08-02 发表|来源:黄河晨报|作者:姚俊虎
▲武俊英《苏三起解》剧照。 记者 王捷 摄

读了“山西戏曲新流派创造经验研讨会”“俊英腔”和武俊英艺术讲座之报道,又闻知名作家、我市戏剧评论家王思恭与山西省人像摄影大师、运城艺苑摄影工作室艺术总监孙立功《天籁蒲声动京华》画册出版。此乃三晋艺苑、摄影界的一件好事,是弘扬精神文明、传承戏剧文化的义行善举,更属铭记蒲剧历史、定格精彩瞬间的佳作。

由于历史的机遇,我有幸见证了“俊英腔”唱红蒲乡、走红蒲坛的难忘情景,经历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蒲剧新流派引人入胜、回味无穷的精彩场面。

上世纪70年代末,由于历史传统剧目盛演,王秀兰等老一辈蒲剧表演艺术家的复出,对于在“文革”中“看了些枯荣,经了些成败”的蒲剧界来说,无疑是历史的还原与归真。然而,历经劫难、后继乏人、百废待兴的蒲剧事业如何培育新人、传承发展,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以蒲坛新秀武俊英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中青年演员强势崛起,让广大观众看到了蒲剧的希望。当年风华正茂的武俊英婀娜多姿、嗓音甜美、唱腔委婉,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使多年来习惯了蒲剧紧锣密鼓、粗犷豪放的戏迷们获得了意外的惊喜,也给了锐意改革的专家学者们一个十分难得的借鉴。

1986年春,运城地区蒲剧团一批新秀精心打造了一组经典折子戏,准备参加全省振兴戏剧青年团调演,作为赛前练兵,在建工剧院轮换上演近二十天。由武俊英主演的《苏三起解》一鸣惊人,“俊英腔”更是倾倒戏迷,每场必上,久演不衰。为看《苏三起解》,一睹武俊英艺术风采,城乡观众从四面八方赶来,剧场内外人声鼎沸,一票难求。作为剧院经理,我为演出盛况空前而欣喜,又因戏票吃紧无法满足观众要求而犯愁。一位当年的南下干部回乡探亲,连续几天到售票口排队仍买不到票。见老人家焦急的神态,我们只好破例为他在旁边加了把椅子。后来,运城蒲剧团赴并会演,一炮打响,誉满省城,武俊英荣获金牌奖和全省蒲剧杏花奖广播大赛第一名。一出《苏三起解》一个多月三次赴省,一年半三回进京,荣获梅花奖和首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这些引人注目的辉煌成就,进一步扩大了蒲剧的影响力。

1988年5月,武俊英喜获全国戏剧最高奖项。在“梅花奖”获奖演员座谈会上,专家们争相发言,作了“武俊英唱腔很有特色,可以形成自己的流派”的权威评价,使“俊英腔”完成了从舞台实践到戏剧理论的定位,这既是武俊英之艺术成就,更是蒲剧音乐唱腔在新时期的自我完善。武俊英的师傅筱兰香先生曾亲口对我说:“俊英这孩子天资聪颖,肯钻研、善发挥,照此下去,定会干出一番事业来!”

名师出高徒,一鸣惊人的“俊英腔”和武派艺术占领舞台,享誉剧坛,谱写了光彩夺目的梨园传奇,也给古老的河东文化留下一笔珍贵财富。此后,进入艺术创作高峰期的武俊英一发不可收拾,连续主演了《西厢记》《玉蝉泪》《戏缘》《滴血的母爱》《天使之歌》《沙家浜》等精品剧目,使得“俊英腔”更加完美,表演艺术炉火纯青,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培养了大批学生,成为新生代蒲剧业绩卓著、出类拔萃的艺术家。“俊英腔”的产生与武派艺术之演进,既有艺术家天才创造的偶然,也有历史发展的必然和众望所归之使然。正是这自身才气与蒲坛灵气之融汇,不懈努力和社会勉励之氛围,奠定了一代名伶武俊英不同凡响的艺术人生,开创了蒲剧唱腔改革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