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蒲剧 >

青春之澎湃联接着舞台上下 ——“蒲景苑·周末百姓剧场”首个演出周透视

2021-12-02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游映霞
周末百姓剧场剧目《关公与貂蝉》剧照 常 奇 摄

11月23日至29日晚,运城“蒲景苑·周末百姓剧场”在中心城区蒲景苑盛大开演。自开演以来,不少市民在寒风里走向蒲景苑,只为赶赴艺术工作者捧出的连台好戏。此次推出的周末百姓剧场,着重挖掘和传承好本地戏曲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戏曲走近大众,回应和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一出出经典戏曲的上演让许多市民收获了真真切切的观演体验,极大丰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

11月23日晚,“蒲景苑·周末百姓剧场”正式启动,当晚的戏曲晚会上,运城市7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艺术家武俊英、王艺华、景雪变、吉有芳、闫慧芳、孔向东、贾菊兰携手青年演员和“小梅花”新秀,登台献艺,荟萃戏剧精品,展示戏剧艺术魅力。戏台上,化装精致典雅,唱词佳句迭出,演绎着一出出经典曲目。深厚的艺术造诣征服了戏迷们,观众席上的观众,携板凳落座的观戏者无不抚掌叫好。时长2小时的表演博得了30余次掌声,精彩的桥段更是集中引来了观众多次喝彩。演出结束后,有许多观众直言“看美了,还不过瘾”“以后周末就不寂寞了,好戏看的人就是多”。

此后一周内,周末百姓剧场接连推出8场经典大戏和3部蒲剧电影,包括《杨门女将》《火焰驹》《山村母亲》《穆柯寨》《窦娥冤》《关公与貂蝉》等优秀剧目,这些剧目都是一级演员、文华奖获得者、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景雪变的代表性传承剧目,演出剧目深受戏迷欢迎,让他们过足了戏瘾。每出戏还同步到线上直播,线上线下共同掀起了看戏热潮。截至12月1日,线上播放平台点击量已达90万余次。有网友在直播间留言:“为运城市委、市政府办了一件实打实的好事点赞,让老百姓在周末有机会欣赏我们的传统剧目。有人爱戏、有人看戏,我们的传统戏剧才能经久不衰,才能有创新和发展。”

11月29日,周末百姓剧场演出周最后一场戏《关公与貂蝉》开演,专程从稷山赶到蒲景苑连看5场戏的宁英菊看得入神入迷,她对记者说,“看进去就出不来了”。演出现场既留下了欢笑,也有寄情于戏曲而落泪的看戏人。市民柴先生青年时代在异乡漂泊,习惯在收音机里听蒲剧唱段,“喜欢腔调和那股家乡的味道”。回到故里,也只能在盐湖会堂、河东剧院偶尔看到好戏。在周末百姓剧场演出中,他看《山村母亲》触景生情,禁不住泪流满面。如今,周末百姓剧场以高质量、持续性、常态化的模式运行,满足观众多元化的需求,“由于疫情原因导致很多人想看戏没地方去,这下可好了,把我们地方戏的资源利用起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他觉得,现场演绎的戏曲气质、韵味,浓烈的氛围感,是在电视里或者视频里感受不到的。

从收音机里听戏,电视节目里看戏,到戏院里观戏,直播平台赏戏,随着时代发展,戏曲绵延着独特气质,在新时代不断寻求着创新性表达。看戏的人也从单纯的欣赏者提升为交融互动的参与者,再到戏曲文化的传播者,这样的潜移默化助推着戏曲文化薪火相传。现场观众中不乏年轻人,他们手打节拍,情不自禁跟随剧情推进哼唱。台上经典剧本的复演也呈现新意,最后一场《关公与貂蝉》,由运城市蒲剧界崭露头角的新生代青年演员担纲主演。其精湛的唱功,不俗的表演令人欣喜,青春的澎湃活力联结了台上台下。

“随着观众审美旨趣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伸,我们将坚守不渝、开拓创新,探寻至真至善的艺术真谛,植根人民沃土,带领各个剧种走上周末百姓剧场舞台,相信运城戏曲事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蒲剧艺术家景雪变说。

据介绍,演出周结束之后,“蒲景苑·周末百姓剧场”进入常态化演出,暂定每周五和周六晚7时开演,最近的演出时间是12月3日和4日。届时,“小梅花”获得者和优秀青年演员将继续为大家奉献精彩的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