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蒲剧 >

现代戏创作离不开艺术家的创新作为 ——全国优秀保留剧目《山村母亲》带来的启示

2022-09-23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周育德

值此景雪变从艺50周年暨《山村母亲》演出2000场之际,作为一名老师,我想说一说景雪变和她的《山村母亲》。

演出现代戏对景雪变来说其实是对自己的挑战。她的目标不仅仅是要表现一个积极的现代主题,更重要的是把这出戏做成戏曲,做成一出可以和传统戏相媲美的脍炙人口的现代戏曲。

要想把一个现代戏的剧本做成戏曲而不是其他,必须遵循戏曲艺术的舞台原则、舞台精神,还要使用戏曲艺术的舞台技术,否则,做出来的就可能是话剧加戏曲,或者是戏曲加话剧,或者就是“话剧加唱”。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而景雪变和她的团队,看中了《山村母亲》,咬定了《山村母亲》,下定决心把它做成现代戏曲的精品。经过数年的努力,《山村母亲》终于做成了一出可供人们反复欣赏的戏曲艺术品。

我第一次观看《山村母亲》约在2004年。该剧本的深刻人文内涵和景雪变的精彩表演,给我留下了极为美好的印象。2007年,在苏州参加第十届中国戏剧节,我有幸再次观看《山村母亲》。那天是午场演出,观众主要是听惯了吴侬软语的苏州市民。景雪变的演出太成功了,满场的观众大为感动。豆花婶的唱做念舞激起了苏州老百姓的感情共鸣。演出结束,本该谢幕,可是大群的苏州观众涌到台口,鼓掌欢呼。他们很多人是第一次知道天下有蒲剧,第一次感受到蒲剧的魅力,第一次知道遥远的黄河边上还有这样一位了不起的艺术家!观众激动得流泪了,景雪变也流泪了。景雪变和蒲剧在千里之外的江南,遇到了知音。

这种情景在戏曲现代戏的剧场里是很少出现的。景雪变实至名归地获得了优秀表演奖。其实,观众的欣赏和赞誉才是更大的奖励!

《山村母亲》的成功来自鲜明的当代主题,来自激动人心的人文张力,也来自整体演出所体现的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山村母亲》的整体设计、每一段唱腔、每一个身段都是精心研究而努力做到戏曲化的,所以给观众留下独特的艺术感受。十多年过去了,剧中的一些细节还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忘不了豆花婶唱着“顺山风传来了乡亲呼唤”,背着柴捆的那一个出场亮相。忘不了豆花婶“静悄悄离山村月牙相送”去参加儿子的婚礼,满怀喜悦地赶奔几十里山路的那个快步圆场。忘不了豆花婶赶到酒店门口,“急切切有心进去看一看,哎呀呀,我已是死去的婆婆早成亡灵”,收住脚步的一刹那表情的变化。忘不了门里门外母子二人心灵的对话。忘不了豆花婶给儿子家当保姆,受到心理不正常的亲家的歧视和怀疑,“月朦胧梦难成,各怀心事睡不宁”,半夜三更还得推着婴儿车上场,满腹委屈却只能对着亡夫的相片倾诉。戏曲唱功的魅力是无可取代的。

景雪变太会唱了,那一段段的唱催人泪下。景雪变太会做了,她有意识地把传统的身段化作当代人物的动作。她的眼神和表情的变化,都是戏曲化的。夸张之中又是那么合情理。她在擦窗户时,甚至化用了蒲剧《挂画》的椅子功,使观众叫绝。

《山村母亲》值得研究的话题很多。这部现代蒲剧的成功,再一次证明戏曲现代戏确实已经步入成熟的阶段,已经可以郑重地进入艺术品的殿堂。《山村母亲》不像有的戏剧新作获奖即封箱的短命,它是可以常演不衰的优秀保留剧目,是人民需要的艺术品。《山村母亲》所代表的戏曲现代戏的成功,说明现代戏的创作离不开艺术家的诚心参与。

《山村母亲》的成功,再一次证明戏曲现代戏是大有可为的。

(作者系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