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蒲剧 >

守正创新排经典——蒲剧《白沟河》导演札记

2023-04-17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李泉水

“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中提到的18个字希冀,俨然已经成为从事戏曲行业的文艺工作者们的指导思想和奋斗方向。

“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是“守正”的愿景和目标。“守正创新”就是为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绝不是死死守住戏曲艺术遗产,一招一式不允许丝毫改动,以博物馆保护文物的方式进行机械的保护,而是要与时代并肩前行,契合时代精神,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结合现代舞台剧的艺术规律,在不动其优秀精神内核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实现创新性的发展。只有如此,数百年留下来的优秀传统剧目才会葆有持久的生命力,常演常新,永久流传下去。

原晋南蒲剧院青年蒲剧团首演的大型蒲剧历史剧《白沟河》,是在1961年由原晋南蒲剧院赵乙、韩刚、杜波,根据《宋史》及《杨家将演义》的相关情节倾心创作的优秀新编历史剧,并于1963年赴京演出,受到首都史学界、戏剧界专家和学者的高度赞誉。该剧讲述的是宋太宗赵光义意欲收复燕云十六州,与辽军在白沟河大战,辽军不支,假意求和,宋太宗中计,被困白沟河,杨家将不计前嫌,闻讯前往救驾的故事。

2018年新任的运城市蒲剧团团长贾菊兰(现任山西省蒲剧艺术院副院长)上任伊始,注重剧团业务发展,狠抓剧目建设,计划排演出一本能够亮家底、展示大团风貌的大本戏,根据剧团现有的成熟演员分析,我建议他们复排《白沟河》。经过蒲剧团创作室研究,最终敲定复排此剧。

随之而来就涉及到开排前的案头工作,在翻看泛黄的老剧本时,我心中就萌生了调整剧本之意,虽说是1961年的新编戏,但是相较现在观众的审美和时代的变迁,老剧本显得有点“臃肿”,要做一些适当的删减与增添。于是我就大胆的启用了年轻的编剧廉闰泽来改编,在我的指导下,把之前的八场戏改为现在的五场戏,删减了有关白沟河两军对垒的部分,将这三场戏的内容全部压在金殿之上,通过杨继业、王侁等人之间的交锋,来说明前面发生的情节,使故事更加精炼,矛盾更加集中,节奏更加明快。现在的五场戏分别为战和廷议、白沟议和、厉兵秣马、白沟救驾、得胜还朝。

根据团里挑梁演员的实际情况,我又丰富了佘赛花、杨继业和宋太宗的唱段,说到宋太宗,改编本中改动最大的角色非他莫属,我们重新塑造了宋太宗这个人物,一改之前窝窝囊囊的舞台形象,将其塑造成为一个知错能改的君王形象,并且在四场为其设置了大段唱腔,来表现其悔过的心态。

开幕曲的运用上,我一反常态化的表达,采用了倒叙的方式,表现的是冷兵器时代战场的激烈厮杀,继而是宋太宗的被困白沟河,力争收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之效,紧接庄严肃穆的宫廷乐曲,大幕徐开,战和廷议。第一场主要表现的就是金殿上主战派和主和派的相互较量,最终以主和派在宋太宗的默许下获胜,主战派杨继业被贬家为民。两方势力较量,我采用了对唱的形式并丰富舞台调度,让杨继业与潘仁美当殿争执,最终在王侁的煽风点火下,宋太宗忍无可忍,欲将杨继业斩首,在八贤王赵德芳的极力劝说下,杨继业才免于一死。佘赛花在金殿上对宋太宗的质问以及细数杨家战功的行为,使宋太宗对杨家产生反感,这里我运用了一个大唱段“……为江山南征北战、出生入死、苦战沙场效忠勇,为江山风餐露宿、忠心耿耿、一个一个战袍血染红……”这样的排比句式来表现此时此刻佘赛花的悲凉心境,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保国忠良杨家不被理解、反被冤枉的孤勇底色。

第二场的排导上主要是表现宋辽两方在谈判桌上的紧张氛围,以及舞台调度的处理,突出舞台上正邪两方势力的画面感。第三场是厉兵秣马,主要内容是杨七郎对父亲杨继业贬家为民后仍然为国效力的不理解。杨继业耐心规劝,说出了“难道说居官才把江山保?难道说杀敌只为紫罗袍?国有难民有责应把敌扫,杨家将岂能够任敌狂嚣。”这样分量极重的训诫,激励杨七郎勇上战场。后半部分“出征”是大场面调动,凸显杨家将勇不可当的恢弘气势。老版本的处理是杨家所有人都是普通民众打扮,在气质上有所缺乏。我把它改为扎靠上场,八个儿媳八身靠,八个“狼娃子”八身靠,八姐、九妹各一身,外加杨继业、佘太君两身靠,舞台上出现了色彩各异的二十身大靠。看着杨家大纛在空中飘扬,二十身靠旗腾挪翻飞,舞台上异彩纷呈,极具观赏性,相较老版本的处理,新版从气势上有了一个飞跃性的提升,杨家的威风立显无遗。

第四场的白沟救驾,宋太宗对王侁的那段唱腔就能表明他的悔恨与醒悟。这里我对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以情带声,以情行腔,通过唱腔来表现人物内心的复杂性。在王侁说出“万岁,事已至此,还是速写割地降表”的时候,演员的情绪需要一个爆发,斥责王侁过后,接着是悔恨。情绪的转变必须有层次感,才能通过唱腔和表演来重新塑造出一个知错能改的君王形象。

第五场得胜还朝,是一场结结实实的武打戏,重点突破了以往运城市蒲剧团在武戏方面的局限,以戏带功,以戏促练,不仅培养了许多能打能翻的青年演员,还邀请了国家一级导演张四全来归置打磨开打,使青年演员在武戏方面的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

为市团排这样一出大戏,一改其在观众心中的呆板印象,此后观众对市团剧目评价有很大改观,在当年运城市戏曲汇演中汇报演出,竟然出现一票难求的火爆局面,甚至在两旁的过道上都挤满了看戏的观众,演出现场氛围极其热烈。

戏曲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思想观念的重要载体,也是体现中华民族美学精神的独特艺术形式。戏曲艺术基于“守正”而实现“创新”,主要体现在剧目创作上。我们不仅需要按照当代审美要求对传统剧目进行重新演绎,更需要通过新的创作剧目来丰富和发展戏曲艺术。“守正”不是“守旧”,更不是守旧者的护身符。我们强调“守正”的重要性,是为了更好的“创新”,恪守正道、坚守戏曲艺术的根本规律,顺应时代发展,将传统艺术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戏曲艺术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