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上党梆子 >

名震一方——来自石末村的上党梆子

2015-11-10 发表|来源:太行日报|作者:成文生

石末村地处高平市东南角隅,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文化生活却甚是活跃。古时,就有秀才文人不断涌现,大家熟知的《高平县志》的编撰者,清代乾隆年间司昌龄大学士就是石末村人。到了近代,石末的上党梆子更是名噪一时。

1955年的石末村人口众多,当时全村300多户,人口上千,每人平均耕种地3亩。农忙时,大家热火朝天的干活,农闲时就搞些文化娱乐。1955年春,在村干部的积极撮合下,村里成立了石末秧歌戏班,全村因此而沸腾。

秧歌班组建成立后,便在全村选拔,被选拔出的孩子们大都悟性极高,灵动活泼。他们认真刻苦训练,排练了不少秧歌剧,很快就练成了《操云府》、《上坟路遇》、《三娘教子》、《断桥》等戏。接下来的事情,便是常常进行演出。每逢政府有什么庆祝活动,村上有什么喜庆之事,都要邀请秧歌班给予助兴,热闹一下,出乡演出的次数越来越多,而每次演出都能收获台下阵阵掌声。有次去城西村演出,戏毕返乡时,城西村还送给石末村秧歌班一面锦旗,特别荣耀。

但是,秧歌班并没因此骄傲,反而有了个更大动作,他们想在原有的基础上演出一些上党梆子戏,村里听说后,更是鼎力支持,并改班为石末村上党梆子剧团。

经过紧张的学习、排练,新戏班很快拿出了上党梆子戏单,并登台演唱,《双挂印》、《东门会》、《游龟山》、《珍珠塔》等戏立刻就受到了大家的热捧,第一次演出就获得了成功。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表演中乐队的配合,其中管弦队是由一家人组成,他们演艺精湛,与演员配合密切,让演员在表演中无后顾之忧,可以尽情展示。

戏团上下团结一心,演出水平也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申请加入,使得队伍逐渐壮大,最多时达到50余人。往后的日子里,剧团经常被邀演出,休息的时候不多,不仅唱遍本公社的17个行政村,也到邻近的北诗等去唱,县里有什么文化活动,也少不了石末上党梆子,演员们唱功扎实,嗓音圆润甜美,行腔婉转缠绵,获得了群众的一致称赞。

忆往昔,石末村的上党梆子,的确名振一方,蜚声四乡,如果放在今天,也许还能代表争夺梅花奖;看今朝,我市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如糖似蜜,衷心的祝愿,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宜居,晋城的明天的更加辉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