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上党梆子 >

上党梆子与东四义鸣凤班

2017-07-21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李滔
鸣凤上党梆子剧团演出

上党梆子流行于晋东南地区。是上党戏的代表剧种。晋东南文化的精粹,堪称本土文化之魂。初始被官府称为“土戏”,民间称之“大戏”,其音调高亢明朗,粗犷朴实,表演强烈明快,慷慨激昂,铿锵有力。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时,阎锡山秘书长贾景德沁水县人、民国“三晋第一才子”郭象升周村镇人定名为上党宫调,1954年赵树理改名为上党梆子。上党梆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曲调高雅,配音以笛子为主)、皮簧(也叫二簧,音调与京剧相仿,过门、乐器跟京剧几乎一样)、罗罗腔、卷戏(罗戏、卷戏是戏唱完后,民众意犹未尽送的搭戏,多在半个小时之内的家庭戏,有不健康内容),俗称“昆梆罗卷黄”。五种声腔同台演出的剧种。据统计,上党梆子的传统剧目有七百多个,其中梆子戏近六百个,皮簧戏九十多个,昆曲十多个,罗罗腔戏和卷戏各数个。上党梆子是一个古老的剧种。有人说在明末已有班社出现,尚未发现史实根据。

上党梆子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州底”和“潞府”两大流派。“潞府”派流行于隶属潞安府的今长治市。“州底”派流行于原泽州府管辖的晋城、高平、阳城、陵川、沁水5县。它在清代乾隆中后期已经盛行,嘉庆、道光年间班社林立,名伶辈出,剧目竞现,流派纷呈,进入蓬勃发展时期。“鸣凤班”及后来的高平“三乐意”(俗称东宅戏)、“万亿班”都属此派,晋城的鸣凤班稳居魁首,后来高平的三乐意、万亿班都曾称雄一时。

清咸丰年间至抗日战争以前(1815-1937),是上党梆子的鼎盛时期。后由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演戏日少,上党梆子日趋衰落。“七七事变”后,职业班社基本上停止了活动。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山西新军挺进晋东南,创建了太行、太岳根据地,给上党梆子带来了新的生机。

上党梆子的著名班社东四义鸣凤班,成立于乾隆五十一二年(1786、1787),这是从晋城青莲寺道光九年鸣凤班重修玄帝殿残碑“有鸣凤班者,行戏四十余年矣”的记载推算出来的。以后,一直延续到1946年,行戏160年。

清朝乾隆年间,晋城东四义村东头有一处地形相对高的宅群叫“太和寨”,人们习惯叫它为“寨上”。这个寨子里出了个史姓举人叫史宗经,他的官做到“户部河南江南司员外郎”。那时候,史家在西边(运城)有经营的盐池,史宗经每年都要到盐池去照看照看。有一年,他骑着骡子从盐池归来,到阳城时,天色已晚,便决定在阳城住下。走到西关时,见一个拾焦炭的小姑娘十一、二岁,衣虽破旧,但人长得很漂亮。他打听了一下,小姑娘是西关鸣凤村白家的,名叫白凤娇。史宗经有心买她做一个丫鬟,就托人说合。白家当时很穷,见有钱人家肯出钱买女儿做丫鬟,倒也乐意,就以13串铜钱把小凤娇卖给史宗经做了丫鬟。小凤娇不但人漂亮,心眼儿也够用。吃喝穿戴、拉撒洗睡,伺候得主人舒舒服服、如如贴贴,很得史宗经喜爱,做了通房丫头。过了三、四年,史宗经让给她上了头,收作了第四房夫人。为了提携贫穷的白家,史宗经就把运城的二亩盐池,低利租给了白家。白家有此一笔收入,日子见天富裕。凤娇的侄子白析山有了钱以后,就在城里买下了田阁老的别墅,搬到城里当市民去了,这是后话。

史宗经很喜欢他这位如夫人,常和她一起看戏聊天,尤其是对剧情、表演,两人的话题常常不谋而合,非常默契。不久,鸣凤村的一个戏班到东四义唱戏,史宗经有意讨好如夫人,就把戏班子请到自己的院子里去唱。白夫人看见戏班子里有自己娘后村的人,很是亲热。戏班走后,她不禁思念故乡亲人,潸然泪下。史宗经不解其因,忙问缘由。白凤娇这才吐露:在史家数年,难得见娘家人一面。看见戏班,思乡之情更切;可是又舍不得离开史宗经。能不能把这个戏班子留在史家,一来能常常看戏;二来能解思乡之情。岂不是一举两得?史宗经思谋之后,觉得这事儿可行,就打发人去鸣凤村相商买戏班。戏班觉得能攀住史家这么一个有钱有势的东家,是再好没有的事儿,一口答应下了。为了不使其他老婆嫉妒争风,史宗经与鸣凤村戏班约好:将戏班指村为名,叫“鸣凤班”,由鸣凤村以陪嫁的名义,送给史家。夫妻俩既有同好,当然是琴瑟和鸣。乾、嘉年间,史、白两口不断花钱置买行头,很上心地把“鸣凤班”经理得有声有色。连《凤台县续志》对此也记有一笔:“所蓄梨园,为一郡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