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上党梆子 > 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 >

弘扬时代精神 凝聚前行力量 ——评上党梆子现代戏《申纪兰》

2022-09-09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朱天艺

天覆地载,大江东去,神州多少风流人物,如滔滔千层浪,或如巍巍万重山,铸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就是那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到了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今天,中国的“脊梁”们“一切为了人民”,“以人民为中心”就是他们最高理想之“道”。

青青太行,劲松屹立。立场坚定的政治素养,心系群众的公仆情怀,廉洁奉公的优秀品德。申纪兰正是这样中国的脊梁,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教育和激励人们为党为民、奋发前进的精神财富。

上党梆子现代戏《申纪兰》讲述了唯一一位连任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申纪兰一心为人民,永远跟党走的故事,该剧将党性与人民性统一起来,接地气,长志气、聚人气、扬正气,以震撼人心的剧作情感,纯熟精湛的舞台表现,突破以往讲事迹、树英模的宣传教化,转向了谈人性、诉真情的人文价值回归,突出再现了以民为本的公仆情怀与坚忍不拔的人文精神。

严谨的文学结构

与灵动的历史空间

本剧撷取了申纪兰在不同历史时期几个真实故事,以申纪兰艰苦奋斗为实现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的美好愿望为主线,通过妇女争取同工同酬、带领群众上山栽树、发展集体经济创办铁厂、关闭铁厂转型发展等典型事件,展现申纪兰对党的忠诚、对家乡的深情,以及她为人媳、为人妻、为人母的家庭情感,生动展现了申纪兰扎根西沟,为西沟人民过上“好日子”不辞辛劳、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一生,揭示了申纪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守正创新、与时俱进的心路历程。

编剧精准定位申纪兰一生中重要事迹节点,以点带面,用细腻的处理手法、严谨的文学结构、灵动的历史空间,谱写出申纪兰人生中精彩的华章。全剧叙述方式独特,故事生动感人,尤其是全剧通过老年申纪兰叙述自由转场,场与场衔接紧凑,事业线与家庭情感线相互融合,相互推进,环环相扣,跌宕起伏,用简洁生动的笔触讲述当代人的一生,写好、演好属实不易。

剧中年轻的申纪兰不仅会劳动,而且有想法。申纪兰不仅带领同村妇女下地,还为她们争取到了和男劳力一样的工分。对于奉行“好男人走到县,好女子不出院”古训的山里人来说,妇女们即便是在劳动上,也不能和男人一样被平等对待。谁又能想到,率先打破这“千年坚冰”的,竟是太行山深处的一位普通农村妇女,更难得的是这一倡议被写入了新中国的宪法。

申纪兰始终坚信“按照党的要求干,就没有什么干不成的事情”。在“山是石头山,河是乱石滩”的太行山夹缝中的西沟村,她带领群众植绿,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栽,纪兰坚信能活一棵,就不愁一坡!终于把西沟村周边的太行山种满了树。沧海桑田,曾经撂荒的山坡上,如今或已披绿,或梯田成片……

让申纪兰随军、转户口、进城,纪兰坚决不走。“我是太阳底下晒的人,不是办公室里头坐的人”“当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申纪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见证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诞生与成长,也践行了一位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使命。那些来自农村、来自基层,凝聚她心血的议案、建议,不断得到采纳和兑现。长长的建议和议案背后,写满了为民说话的牵挂与情怀。

扎根农村,她以一个太行山妇女的倔强和坚韧,在朴素的劳动中创造出一段为历史铭记的辉煌篇章。

独特感人的人物形象 与丰富细腻的情感内蕴

申纪兰一生对党忠诚执着、对人民朴实善良、对婆婆勤劳孝顺,一心装着西沟百姓,把西沟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作为一生追求。剧中主人公并不是以往劳模英雄高大全的形象,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优秀妇女代表,她有夫妻长期两地分居、对家人关心不够的遗憾,也有家人、群众不理解的委屈。主题歌“太行山呀嗨,有一个老农民,一辈子勤耕耘,山村有她的根”“一辈子为群众,勤恳又热忱,一辈子跟党走,掏心掏肺的真。”就是这一形象的生动描绘。

主创带领观众步步深入地探寻她丰富的内心世界。她质朴得如农民一样,纯净得像赤子一样,热忱得像蓬勃青年一样,坚定得像深邃智者一样,有时她又内疚得像犯了过错的人一样。这样一个十分丰富的人物形象,是在多重人物关系的映照下呈现出来的。她是带领村民致富人好、心善的好干部,也是身正影端不徇私情的倔母亲,是为了铁厂延迟买电视,婆婆失明而自责不已的孝儿媳,更是夫妻两地五十载,家中辛劳一肩扛的贤德妻。

尤其是第六场中,丈夫张海良被查出肝癌晚期,在医院,夫妻二人互相诉说着对对方的亏欠。世事本就难以两全,成功的代价或许就是缺憾,这个缺憾是令人揪心的。陈素琴的核心唱段,字字滚烫,句句本真,情谊浓浓。自责、后悔、痛心,加之手部动作的十指翻动,绕在胸前,如泣如诉,在这段演唱中,充分发挥了上党梆子高亢饱满、深情婉转、层层递进、高越激昂的艺术特色,情真意切,十分感人,情感的丰富性、层次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其气如云醉流霞,其势如清泉奔涌,其神如昙花夜绽,其韵如梦中皎月……陈素琴除了具备优秀戏曲演员的唱、念、做扎实功夫外,更加值得研究的是她在塑造人物性格、描画人物内心瞬间变化时所显示出来的形与神、表与里、美与真水乳融合的创造才华。在刻画人物时,不通过外部的强烈动作来设置戏剧情节,而是更多地考量人物心理动机,含蓄的艺术表现手法暴露人物微妙的心理世界和潜在意识,心理的展示过程就成了艺术的审美过程。

作为一部以真人真事为素材的戏剧创作,高明的主创虽然以事件为结构,但是始终倾注的是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情感变化、精神源头,把人的塑造放在了首位,使剧中主人公申纪兰真实可信,血肉丰满,真真切切地让观众看到了她的淳厚、质朴和强大。

多样的艺术表现 与崇高的精神理想

该剧主人公申纪兰从年轻到年老,时间跨度大、事例多,身份关系多重,舞台剧的艺术表现有一定难度。申纪兰这个人物绝对不是理念的载体,更不是概念的传声筒,而是有血有肉、有冷有热、有情有义、有苦有乐的人。她内心情感的多样性与理想追求的唯一性是统一的。该剧没有单纯口号式说教,人物形象都是在剧情发展中丰满起来的,是生动具体的也是广泛深刻的。人物刻画入木三分,真挚亲切,可亲可佩。

音乐地域风格浓郁,旋律优美,既现代新颖,又不失上党梆子风味。唱词、念白朴实、亲切。音乐唱腔在保留剧种特点基础上,又根据人物的年龄、性格以及内心的情感变化,调动发挥演员自身优势努力用声腔深度刻画人物,从而使角色更加丰满、鲜明。

处处以身作则,事事为了人民。剧中,英模人物不拔高,她就是身边实实在在为人民做事的好党员,她披肝沥胆,夙兴夜寐,孜孜以求地践行着“为人民服务”朴实而伟大的目标。申纪兰勇于改革、大胆创新,为发展农业和农村集体经济,推动老区经济建设和老区人民脱贫攻坚作出巨大贡献。她一辈子坚持自己只是个农民,她“勿忘人民、勿忘劳动”的话语,成了自己对人生的一种诠释。

红色,是申纪兰带领西沟脱贫致富奔小康、几十年发展中从未改变的底色,更是连任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申纪兰在履职尽责的传承接力中的执着坚守。“听党话,跟党走”,这一崇高的精神理想,是申纪兰一辈子的信仰,也是戏剧内核,坚实的精神内核,使得剧作更有力量。剧中唱道:“要退我就退到第一线,劳动生产第一线”“一诺九鼎非儿戏,空说不做误家国”“一辈子为群众,乡亲如至亲”这些都是在内心世界、情感变化、精神源头的扎实积淀下,水到渠成的情感表达,不空泛,真真切切地让观众看到挺起的脊梁,让人心服口服。

不朽功勋,镌刻国家发展史册;光辉榜样,照亮民族复兴征程。这就是申纪兰,一个一辈子都和那些胼手胝足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一起奋斗,把自己的精神变成农民的财富的共产党人。

时代在变、任务在变,但初心不变、奋斗不变。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撸起袖子助农插秧,将汗水挥洒在乡村振兴的热土里,把初心写在为民服务的田垄上。我们的身份来自黄土地,俯下身为人民的人,人民才会把你捧在心上。

我们的戏剧艺术创作从来都不缺乏好题材,重新认知主旋律题材,用艺术去表达对当代社会的理解和观照,用作品去承载、传播社会责任、爱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