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特别关注 >

《中国民间剪纸集成》分卷《三晋戏曲卷》即将出版

2017-04-26 发表|来源:三晋都市报|作者:田琳

原标题:段改芳,为写书三年不入闹市

戏曲剪纸 资料图 自全景网

剪纸是农耕文明背景下产生的艺术形态,目前在全国几十个民族中已发现存在剪纸文化。中国民间剪纸是中国民俗生活中最普遍、最本原、最具文化象征意义的传统习俗之一,真实记录和反映了农耕社会的思想、伦理、艺术、信仰和习俗,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因而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2009年,中国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批《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民间剪纸集成》是中国民协组织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首批全国性专项之一,由冯骥才担任主编,目前已经出版河北、陕西等省分卷,另有20多个分卷正在普查和编撰中。山西省分卷为《三晋戏曲卷》《山西民俗卷》,编写者是山西省群众艺术馆研究员段改芳。

4月24日,记者如约来到段老师家,一套三居室的单元房到处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纸盒子,盒子上贴着标签,里面则是收集来的资料和书稿。段老师说,一套《三晋戏曲卷》前前后后编写了3年,为了赶时间,经常一买就是三四天的菜,这样就可以好几天不出门,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这样的作息,一过就是三年多。

《三晋戏曲卷》定稿分为总序、前言、概述、山西戏曲剪纸的代表作、广灵剪纸两世家及山西民间戏曲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介绍等部分。

段老师说,山西戏曲资源非常丰富,剧种除了四大梆子外,还有50多个地方剧种。剧种多,相应地演出团体、名伶也多,戏台必然也多,看戏的人就更多。在没有电视、电影的年代,观戏、听戏成了广大群众重要的文化生活。

观戏中,他们会因苏三、窦娥这样的弱女子无辜蒙冤而流下同情的眼泪,会效仿王春娥含辛茹苦教子成人的言行举止,会羡慕《西厢记》中崔莺莺大胆追求爱情的执著,憎恨古板、顽固的崔老夫人。于是那些巧手婆姨常随身带一把剪刀,一边看戏,一边剪戏,剪出的戏中人物,比台上的人物还美、还生动。她们将演员的神态、服装直接借鉴过来,再将自己在观戏中所唤起的激情、所获得的感受、所得到的启迪,与民俗图案相结合,以全新的艺术手法进行再度创作,这样戏曲剪纸就产生了。这些戏曲剪纸,似剧照又不是剧照,生动传神,不仅能让人们重温剧情,还起着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书中登载的剪纸作品大多有半个世纪的历史,由于年代久远,好多作品都不完整了,为了更好地体现戏曲剪纸的艺术魅力,段改芳凭借着自己对山西戏曲曲目的熟悉,做了补充创作,这样一幅剪纸作品就成了一出戏,观赏之后赞叹不已。

说起与这套书的缘分,段老师笑着说,可能是冯骥才打听山西卷的合适人选时,中央美院的老师们就推荐了她。

今年76岁的段改芳1959年考入山西艺术学院美术系中专科,1962年毕业分配到山西省群众艺术馆工作至今,一直从事着美术辅导、创作及民间美术的研究工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央美院的研究生来山西实习,全部由段改芳带领着下乡。久而久之,大家就知道了段改芳在山西省民俗文化研究方面是很有权威的。

在省群众艺术馆工作的几十年中,段改芳几乎每年都要下乡,上世纪80年代初,好多传统的节日又回到大家的生活中,这极大地激发了她对民俗文化的热情,“那时候有六七个年都是在乡下过的。”段改芳说,民间文化集中的反映主要是在传统节日中,尤其在腊月及春节前后。第一年看不明白,第二年接着去,时间长了和当地的剪纸高手、面塑巧匠都成了好朋友。这些人大多以家庭妇女为多,那时还没有非遗传承人的说法,但她们自然而又走心的创作在段改芳眼里无疑是最完美的艺术品。

1991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准备出版一套《中国民间美术全集》(1993年出版),山西卷的工作交给了段改芳来完成,包括刺绣、雕刻、面塑、剪纸、皮影、布玩具等部分,段改芳写起来如行云流水。辛苦了两年,图片却不合格,为此人民美术出版社专门派了一辆车跟着段改芳跑了16个县,找到她拍照的原件重新拍摄。面塑没有现成的,段改芳再一次去到新绛、定襄等地重新蒸制,蒸熟晾干,装进大纸盒带到北京,在影棚里进行了拍摄。

段改芳说,自己从小生活在农村,民俗文化中的许多东西从小就非常熟悉,后来在工作中听专家讲解,对其中包含的深意有了更精准的领会。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变得逐渐浮躁,下乡走进山庄窝铺的人少了,民间艺术的传承更是面临严峻的考验。经常登门请教的大多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而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则少之又少。

冯骥才先生曾说过:“哪个城市拥有一条老街,即是拥有一件传家宝。”祖先留给我们的有形的是那些剪纸、面塑……无形的是蕴含其中的文化,难道那不是我们整个民族的传家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