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特别关注 >

“太原文化消费卡” 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2017-06-29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梁涛
 
山西戏剧网特约摄影师/安志义 摄

“能便宜看演出的那种卡,现在还办吗?”像这样的询问,山西演艺集团演艺院线的陈曦时常都会遇到。“大家问得其实是‘太原文化消费卡’。”陈曦说,这张黄色卡片从2016年8月27日开始销售,首次投放3万张,刚一面世就受到省城百姓热捧。“它不仅能在各大剧院观看各类演出,还能在书店、影院、游泳健身场馆等27家特约商户享受不同程度的优惠。”

一张小小的文化消费卡究竟有何魔力,搅动了省城的文化消费市场?

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时间回溯到2016年8月27日,陈曦清楚记得文化消费卡首发时的情景。时值周末,山西演艺集团演艺院线特意策划了太原文化消费卡办卡启动仪式及纪念演出《晋剧名家演唱会》。启动仪式上,还赠送大型说唱剧《解放》观看票,吸引了不少百姓前往办卡。山西演艺集团演艺院线作为“太原文化消费卡”的服务机构,专门在太原工人文化宫广场和剧场设置了多个办理窗口。“每张卡,财政补贴100元,个人只需充值100元就能激活使用。出示身份证或居住证就可办理。”工作人员向咨询者作着介绍。

纪念演出开始前,办卡的队伍已经排成长龙,当天办理1006张。陈曦坦言,没想到办理情况这样好。截至2016年底,首批3万张“太原文化消费卡”全部办理完毕。“每当有人问我还办卡吗?我只能抱歉说一声:等下一年度吧。”没能办到卡的百姓虽有失望,但陈曦的言语又让人多了一份期待。

“太原文化消费卡”热销,无疑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这张卡片也为省城百姓开启一扇门——通往文化和艺术的殿堂。

百姓乐享“文化盛宴”

在太原工人文化宫的山西演艺票务窗口,市文化局于2016年8月制定的《关于发行太原文化消费卡的公告》还贴在墙上。公告清楚写着发行“太原文化消费卡”的初衷:让更多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培育文化消费市场,释放民众消费潜力,促进文化消费发展……

“你好,我取票。”今年6月27日,刘滨和几个朋友来到太原工人文化宫的山西演艺票务窗口,取走了7月份在山西大剧院演出的昆曲《牡丹亭》门票。“我们买得是200元最高价的票,使用文化消费卡只需要100元。”刘滨的朋友说,“太原文化消费卡”把票价降下来,让人们有了更多接触文化精品的机会。“就拿昆曲《牡丹亭》来说,它是北方昆曲剧院60华诞全国巡演的作品,也是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资助项目,代表着昆曲的荣耀。”能在家门口低价看到高质量的文艺作品,文化消费卡可谓功不可没。

陈曦以省城常态化惠民演出“周二剧场”惠民专场演出和“长风之夜”周末演出为例,算了一笔账。正常一张演出的票价分别是50元和30元,使用文化消费卡购买都只需要28元,“而这28元里,还有14元是政府补贴的。”百姓尝到了甜头,到剧场欣赏演出的人渐渐多了。“‘周二剧场’的上座率如今达到了75%以上,遇到名家名角时,往往会一座难求。”像栗桂莲、谢涛、孙红丽、苗洁等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均是“周二剧场”的常客。每当有他们的演出,观众就爆满。大家不仅近距离感受大师们的艺术魅力,还能等散场后和艺术家们合影,“你会看到,全场都沸腾了……”陈曦说,这是在“周二剧场”惠民专场演出中经常上演的情景。观众享受了“文化盛宴”,艺术家找到了扎根的土壤。这些改变,正是文化消费卡牵得线、搭得桥。

“四两拨千金”撬动文化需求升级 首批3万张“太原文化消费卡”发放,市政府补贴了300万元,直接带动消费680多万元,惠及百姓市民10万余人。文化消费卡“四两拨千金”的效果逐步显现。今年2月20日,文化部公布的首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第二次)名单中,我市被确定为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就在不久前,文化部以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为重点开展专项督察,包括太原在内的全国12个城市、自治州获得文化部肯定,我市推出发行的文化消费卡获督察组高度认可与好评。

看着宣传海报上第三季度“周二剧场”惠民专场演出的安排,刘滨有意和家人一起听一场《相声新势力》。临走时还不忘问工作人员,啥时候安排豫剧,“我家老爷子就好这一口儿。”虽说众口难调,想要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就要不断推陈出新。在第三季度“周二剧场”惠民专场演出表上,除了有晋剧优秀剧目、相声外,越剧、儿童音乐剧也有安排。

市文化局文化产业处智斌表示,“太原文化消费卡”的使用范围目前已扩至27家特约商户,包括山西大剧院、青年宫演艺中心、太原影都、太原书城、外文书店、图书大厦、太原理工大学游泳馆、华祥游泳馆等,以满足人民群众的不同文化需求。下一步将利用文化消费一卡通大数据平台,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为扩大试点工作提供经验借鉴,出台更多更好的文化惠民政策和文化活动,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