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艺术职业教育再起航 ——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年会侧记
2018-12-25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李 月日前,为期3天的2018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年会在广东深圳落幕。此次年会由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主办、深圳艺术学校承办,来自全国78所艺术院校和相关艺术机构负责人、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分享、交流艺术职业教育教学、实践的理念与经验,共同探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艺术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
加强制度保障
年会期间,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举办了第六届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了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党组织建设”等内容写进学会章程的议案。“我们希望从制度建设层面保障学会成员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与文化方向。”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会长李力表示,艺术职业教育工作者应深刻领会国家从战略层面对职业教育的定位和从道德层面对教师品格的要求。这对于学会的长远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每年举办一次年会,在总结一年来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听取各艺术院校、机构、团体等对学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今年,学会开展的中国艺术教育博览会、艺术职业教育舞蹈教育教学交流、汶川十年——首届CEFA美术速写写生教学实践等活动,调动了教师教学、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受到与会专家的好评。对此,与会专家建议学会继续发挥资源优势和各艺术专委会的力量,组织师资培训,开展网络课程建设,探索文旅融合背景下艺术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此外,学会还对2018年民族民间舞、国标舞、爵士踢踏舞等各专业的考级工作进行了总结。“品质升级是学会当下推动考级工作发展的重要路径。”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孙伟表示,下一步,学会将结合不同的考级专业,进一步细化考级规范和要求,积极推动各专业的考级教材建设,突出艺术考级的社会属性和教育属性,使学生能真正从考级中获益,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
整合优势资源
“心桥——深圳艺校国际化办学音乐会”、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教学成果展示之舞剧《一把酸枣》千场纪念演出、艺术职业教育创新论坛……年会期间,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较好地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艺术职业教育成果,许多艺术院校负责人表示,此次年会不仅为艺术院校、教育机构和团体间的互动交流搭建了良好平台,让他们汲取其他院校的教育教学经验,拓展自身的办学思路。
在“新时代新起航——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教育创新论坛”上,与会人员围绕艺术职业教育现状、文旅融合背景下艺术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探索实践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刘侗认为,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如何把自身优势与文化、旅游资源整合起来,推动艺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理论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文化建设和旅游产业规模升级,是当前艺术职业院校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建立健全产、学、研、创教育机制,与行业、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是办好艺术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江西艺术职业学院院长高澜认为,在艺术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既要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通过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的资源整合,将课堂教学与艺术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从中获取艺术知识和技能。
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探索研究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实施路径与对策,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是职业教育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重要任务和文化使命。”福建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唐文忠表示,一方面,艺术职业院校可以借助乡土文化资源引导教师教学创新,逐步开发乡村传统技艺专业,研究乡规民约和宗祠文化,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民族技艺;另一方面,要鼓励艺术职业院校师生积极深入乡村进行田野调查,挖掘创作素材,拓展艺术创作。比如可以带领学生开发一些文化旅游产品,设计体验性、参与性、互动性强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等。
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欧阳俊虎认为,文化旅游的融合使艺术职业院校发展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机遇,艺术职业院校应服务于行业并满足行业的发展需要。“文旅融合发展后,各艺术职业院校的使命任务也可能随之发生相应变化,由原来的‘为文化行业服务’拓展为‘为文化和旅游行业服务’,比如学校的学科结构可能由原来单一的艺术学向工商管理学等拓展,艺术职业院校发展也将呈现出综合化、多学科相互交叉、融合发展的趋势。”
欧阳俊虎告诉记者,未来,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将充分发挥云南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建设面向社会特别是旅游市场开放的学生实习实训平台,建设“云南大学生文化创意园”和“云南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中心”,不断增强和释放学院的办学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