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特别关注 >

戏曲中的春节

2019-02-21 发表|来源:运城晚报|作者:刘超

春节是我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古往今来,文人学士为春节编写了很多戏曲作品,这些作品的主题可以归纳为祈福纳祥、国泰民安和全家团圆三种。兹以明、清两代的宫廷戏曲为例,说明戏曲中所蕴含的春节文化。

祈福纳祥

春节作为一年之始,最重要的习俗就是祈福纳祥,人们都希望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诸事顺遂。这一主题在《仙官庆会》等几出戏中非常明显。

《仙官庆会》是朱元璋的孙子朱有燉专门为春节创作的作品。朱有燉通晓音律,有自己家的戏班,写完即可上演。作品也从皇宫大内流传到寻常百姓家中,范围极广。《仙官庆会》演大年三十,福、禄、寿三星到民间赐福,请钟馗作驱邪使者,在一阵隆重的舞蹈后,钟馗制服了邪魔鬼怪,福、禄、寿三星分别献瑞呈祥,祈福纳祥的意味十分浓厚。

到了清代,宫廷上演的剧目变成了新编的《膺受多福·万福攸同》。该戏情节也极为简单:元旦良辰,福德星君召唤钟馗,令其舞蹈献福,100名钟馗手持青瓶,摆成“迎福”“集福”字样的舞队,歌唱祝福歌曲。

钟馗作为驱鬼除邪的人物,早在唐代就经常与新年联系在一起。如张说的《谢赐钟馗及历日表》,刘禹锡的《为淮南杜相公谢赐钟馗历日表》,都是感谢皇帝赐给钟馗像和新年的历日表,从中可以看出钟馗象征着新年平安吉祥。南宋时期的《淳熙三山志》在“岁除”条明确记载,除夕当天百姓有在门上悬挂钟馗画像以驱邪的习俗。唐开元年间的“钟馗碑”记载玄宗封钟馗为“赐福镇宅圣君”,钟馗也渐渐被赋予吉祥寓意,从避害转为趋利,说明先民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新年的到来。

国泰民安

清廷还专门为正月初一创作了迎祥纳福的《喜朝五位》和《岁发四时》。在《喜朝五位》中,五男五女分别扮演十方喜神,拿着甲、乙、丙、丁等十天干令旗,身着与五行相配的青、红、黄、白、黑五色衣服,按五行方位,绕场一周,唱出“喜迎着第一韶光,遍人间喜气扬扬”的唱词,象征着十方喜气的到来。普通百姓也是“比屋焚香,换桃符万户相当。老人多小儿又长,醉饮屠苏休让”,描绘出一幅千家万户纷纷拜谢神灵,更换桃符,长寿老者越来越多,儿童健康成长的喜乐祥和图景。

《岁发四时》演述象征着“四时吉庆”“八节平安”的太岁星经过60年的轮回,再次上任,他分别召唤春、夏、秋、冬四官,吩咐他们各自尽职,保佑国家风调雨顺。

除了上述演员人数众多的大戏外,还有一出名为《如愿迎新》的小戏,几乎每年都会上演。“如愿”故事,最早见于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到南朝时期,民间已经形成了“打如愿”的风俗,《如愿迎新》就表达了“如愿”重现人间,人人愿望得以实现的美好愿景。

全家团圆

与朝廷希望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的宏愿不同,平常百姓新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健康长寿、儿孙满堂。儿孙满堂意味着拥有美满幸福的生活,而健康长寿则意味着幸福生活的久远,这种情结在过年的时节尤为明显。《文氏家庆》和《藏钩家庆》两戏便充分体现了这一情结。

文徵明享寿九十,是历史上少见的高寿文人。《文氏家庆》便以他为主角,讲述了文家过年的场景:翰林待诏文征明,因年满九十告老还乡。儿子文彭为国子监博士、文嘉为和州学正,孙子文震孟又新中状元,可谓诗书传家,福寿双全。时逢春节,儿子、孙子、曾孙纷纷拜年,门生也纷纷前来拜贺,极儿孙满堂之最。

《藏钩家庆》没有具体的人物名字,主角夫妇都是年过百岁的老人,时逢新正,儿子、媳妇、孙子、孙媳齐齐拜寿,同享天伦之乐。一家人还通过行藏钩令,猜出“寿”“福”“禄”三字,引得福、禄、寿三星降临赐福。这出戏也是通过百姓的美好愿望,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外,道光初年的《开筵称庆·贺节诙谐》一戏,还提到了很多过年的民俗。那时,过年的习俗已经和今天大致相同:过年之前,各家各户都要贴门神,除夕之夜更是要放爆竹庆祝新年。元旦之日,则往来拜年,关系亲近的还要留饭。

作为一年之始,春节的内涵极为丰富:希望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希望家庭团圆美满、儿孙满堂;希望个人事业成功、诸事顺遂。作为一个举国同庆的节日,春节又是联络感情,增加交流的时机。戏曲既承载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沟通天人,又是促进人和人交流的重要载体,是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