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特别关注 >

从雪花飘飘到春雨绵绵

2020-01-23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彭世团

二十五年前的春节,我从越南飞回北京,又在雪夜,飞向两千多公里外的青海西宁,去赴一个“百年之约”。因为下雪,飞机一再拖延,透过候机大厅的玻璃,我看着外面飘落的雪花,十分沮丧,但一想起远方城市那双等待的眼睛,我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在等待了六个小时后,终于可以登机了,我满眼放射着喜悦的光芒。晚上十一点,飞机降落在雪域高原——西宁。

那年的年,是如此快乐。大年二十六,我们领到了“红宝书”,然后一起去逛市场,准备鞭炮、年夜饭。大年三十,我们到大浴池沐浴,换上全新的衣裳。回到家,我们打开电视,看着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围着那个生铁铸的大炉子,吃着火锅,喝着青稞酒,开心极了。

走在节日的街上,大十字、水井巷、北山寺、塔尔寺,到处都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氛围,到处都飘着青稞酒的香味。和朋友聚会,进门八杯的拦路酒,待客先上奶茶、馓子、锅盔、熟牛肉,再来十多种炒菜、几大碗酒,最后是一碗面片。聚会末尾,大家都醉了。那是浓浓的乡情、浓浓的人情。

过了初十就是社火,那才叫热闹,跑旱船、面具舞、舞龙、耍狮子、耍中幡……可惜我们还要马不停蹄地奔向下一站——遥远的故乡广西。

坐飞机到了南宁,我们再转乘大巴。在路上我们遇到了很多从广州打工回来的农民工朋友,记得当时大巴的前挡风玻璃破了,让我们一路很狼狈,终于到了我的老家——岑溪。那时的农村经济有了很大起色,家乡美丽的田园风光展现在眼前:小溪、木桥、乡间小道、瓦房……田垌上生长着青菜,还有些冬天的荒凉。

二十四年前的春节,我们坚守在外交的第一线,没能回到祖国过年。越南跟我国一样有着共同的节日与价值观念。河内人年前忙得团团转,准备各种过年的吃食,还要把家装潢一新。像我国南方一样,家家户户都要买桃花、金橘。桃花来源于中国桃符辟邪的习俗,金橘寓意吉祥。大年初一,越南朋友把新年第一个踏入家门的人,称为冲喜者,希望事业有成、生活幸福的朋友,可以给一家人带来吉祥如意。我们有幸被邀请去冲喜,受到了隆重的接待。可惜的是,因为放鞭炮引起大量伤亡,越南早在一九九四年就禁放鞭炮,因此,我们没能看到放鞭炮的热闹场景。

初一一过,我们就驾车到越南阮朝故都顺化以及中部城市岘港旅行。当年越南的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经济还很困难,各种基础设施非常欠缺,加上淫雨霏霏,我们中午才赶到两百多公里外的城市。但整个城市竟找不到一家餐馆,大家都回家过年去了。最后我们在路边找到一家没有开业的店家,自己做起了炒饭,这真是一段令人难忘的特别经历。

越南人民非常重视过年,挣钱与过年相比简直是小事一桩。多年后,一位朋友到顺化、岘港旅行,因为人多餐馆少,依然未能实现理想中的美食之旅。这两年,越南大力倡导旅游,把旅游当作支柱产业,餐馆、宾馆等旅游服务业有了很大的改观。去年朋友们到岘港、会安过年,再没有遇到吃不上饭的事情。而我们去越南北部老街省的沙巴小镇,还是遇到了吃饭难,吃顿饭得排队一个小时,为了不让客人饿肚子,餐馆只提供四道菜,看来越南旅游服务业的发展还任重而道远。

过年,从北国雪乡到南国的春雨绵绵,一晃已经过了二十五个“年”。二十五年间,祖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到处是高铁、高速路。越南也不再是过去的模样,很多都在变,只有过年的传统没有变。今年因为工作关系,我们又要在越南过年了。看着河内忙年节的大街小巷,我的思绪却回到了大十字、虎台、水井巷,回到了岑溪。似乎看到了贴春联、唱牛娘,空气中飘荡着牛肉的清香、酸笋的味道,好似又尝到了家乡的豆腐酿。

(作者系中国驻越南大使馆文化参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