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特别关注 >

从《大傩图》看古人咋防疫

2020-02-14 发表|来源:山西日报|作者:郑学富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大傩图》

《大傩图》是一幅描绘民间驱除疠疫习俗的风俗画,为宋代佚名创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图为绢本,设色,高67.4厘米,宽59.2厘米。画中共有12个人,他们身着稀奇古怪的服装,衣纹细致;头上所戴也是丰富多彩,有的是面具、冠帽、竹斗笠和牛首,有的是斗、柳篓或簸箕,有的裹幞头,有的插花枝、松、柏、梅,有的饰有蝴蝶、飞蛾或翎毛等;所持物件亦为各种式样,有的手持铜铃、檀板等乐器,有的身背蚌壳、肩挑包裹,有的背着大鼓,有的身佩木板、竹简、水瓢、炊帚等生活用具或蟾蜍、鳖等水族动物。人物老少皆有,身躯矮小,头大面阔,身材比例失当,神态各异,形象夸张。或击鼓,或鸣法器,手舞足蹈,作出与妖魔鬼怪、瘟疫疾病决斗的各种姿势。人物姿态生动活泼,动作诙谐,神情细腻,富于变化。画面构图新奇,线条流畅,场面气氛热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表现了人们驱恶避邪的决心和美好愿望。

傩是神秘而古老的原始祭礼,大傩礼是以驱除疫鬼为主要内容的礼仪,姬周时期已有,秦代、汉代相承。《周礼》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吕氏春秋》载:“命有司大傩。”高秀注:“大傩,逐尽阴气为阳导也。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东汉时期疫病空前流行,当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人们畏惧疫病的死亡威胁,转而借助大傩礼来祈福禳灾,这直接促成了大傩礼的隆盛。《后汉书·礼仪志》云:“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到了宋代,有大傩仪、小傩仪之分。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载:“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面,绣画色衣,执金枪龙旗……自禁中驱祟,出南薰门外转龙弯,谓之埋祟而罢。”

大傩礼只是古人驱除疫鬼、祓除灾邪的一种方法,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在防疫上别有智慧,方法众多,提前预防疾疫是方法之一。在古代的医学专著中,不乏用于防疫的方子,古人春节所喝屠苏酒就是一种防疫药酒。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载:“饮屠苏,岁旦辟疫气,不染瘟疫及伤寒”,一旦发生疾疫,对疫者尸骸掩埋是防止传染的方法。《南史·卷六梁本纪上》载:“郢城之闭,将佐文武男女口十余万人,疾疫流肿死者十七八”。皇帝命令送给死者棺材以掩埋,既是入土为安,也是防止疾疫传染。药物防疫是古人使用的又一方法。《宋史》记载,北宋景德三年五月,吐蕃铎督部族发生疾疫,朝廷“诏赐白龙脑、犀角、硫黄、安息香、白紫石英等药,凡七十六种”。现在的隔离观察治疗,古已有之。秦朝专收麻风病人的疠迁所,可能是历史上最早的隔离治疗场所。

据《汉书》记载,元始二年四月,各郡国发生大旱灾、蝗灾,饥民流离失所,瘟疫流行。王莽捐资在长安城中造一条闾里,建住宅二百区,朝廷将灾民中染病者安置在其中,进行隔离医治。北宋元祐五年,苏轼任职杭州,指导控制流行病时始建“病坊”,又名“安乐坊”,后为朝廷接管易名“安济坊”。其后,各地均设置安济坊,用以防治流行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