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特别关注 >

年年有戏,美美相遇

2022-01-31 发表|来源:央视网|作者:无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脸描五色油彩,身着华彩锦衣,在你方唱罢我登场中,体味戏曲艺术古韵悠悠,感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艰辛与坚守。这正是总台《2022年春节戏曲晚会》新媒体衍生节目《年年有戏》的价值与意义。

在农历壬寅虎年来临之际,任鲁豫、朱迅、鞠萍、徐俐、董艺、李思思、孙小梅、张蕾、杨帆、赵保乐、海阳、谢颖颖、龙洋、张喆、绿泡泡、杜悦、王冠、吴鹏、维妮娜、哆来咪等20余位总台主持人,以学员的全新身份大胆跨界,零距离拥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致敬戏曲艺术。

这档极具文化氛围与时代创新的网络综艺自1月20日正式上线央视频、央视文艺、央视影音以来,凭借其沉浸式戏曲实景真人秀制作理念,以及多位总台主持人的全身心投入与综艺艺能双重助力,倍受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关注。

感应戏曲召唤,不倾毕生也需尽余力

在首期节目中,作为朱迅战队的探班嘉宾,撒贝宁不仅跳过面试关卡直接晋升王珮瑜学徒,还现场自曝此次也是被“保送入学”。面对如此“调皮捣蛋”的学生,王珮瑜老师在一对一小课堂上直接被气到“自行抢救”,甚至发出“打死不负责”的惊人之语。

然而,戏曲学艺岂能囫囵吞枣,“两个小时学七个字”的缓慢进度,让这位北大才子在遭遇戏曲学习滑铁卢后“痛改前非”,专心学艺的同时也感叹道:“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当中蕴含着太多文化与审美的历史,希望所有的观众朋友有机会的话开口唱两句,那种感觉完全不一样。”

20余位总台主持人抱着学习的心态,组成4支战队,依次经历面试摸底、新手体验、大戏观摩,最终在各位戏曲名家的指导下,完成毕业大戏。当所有主持人沉浸到唱、念、做、打的学习与训练中时,每个人都拿出了百分之两百的专注与认真:从头顶水碗、腿夹薄纸的身体力行,到服饰道具的知识学习,无一懈怠。即使在各位主持人面前已是“大前辈”的徐俐老师,也变身“萌新学徒”,在数九寒冬中反复练习戏曲中的一腔一韵,一招一式。

当被问及为何要来到《年年有戏》这档节目时,孙小梅说:“是戏曲在召唤我。”京胡名家李祖铭在面试时也跟大家提到:“主持人们都抱着一个对戏曲敬畏的态度,敬畏之心,这个态度太可爱了。”《年年有戏》的初衷,不仅仅是要所有的主持人和观众能够敬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喜爱戏曲艺术,更加希望所有传媒人和年轻人就像主持人王冠所说的那样,“把中国的故事讲给外国的朋友们听。”

何来敬畏 缘由国粹

“每一个行当、每一个领域能够最终有所成就,一定是通过百分之一万的艰苦和努力。”撒贝宁在沉浸式体验过戏曲学习后,发自内心地感慨。

戏曲人便是如此。在《年年有戏》里,从嘉宾到主创都尝到了“台下十年功”的艰苦。听戏易学戏难,纵然在以往的工作或生活中,学员们曾与不少戏曲前辈有过交流或者学习,但想要登上专业舞台,呈现一次合格乃至惊艳的戏曲表演,所要付出的,远比想像的更加辛苦。张蕾在学习评剧时最大的感慨是,“戏曲真的是真功夫,没有任何投机取巧之路可以走。”

深入了解戏曲知识,也是表演好戏曲剧目的重要因素。比如,折扇作为戏曲舞台表演的常用道具,遮、抬、指、拢之间,代表了中国的含蓄之美;再比如戏曲服饰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华美考究的制作,更在于“一身行头”便是所扮演角色的身份、性格、地位的直接体现。节目中有幸体验“关公”这一角色的任鲁豫发出了“何来敬畏,这就是我们的国粹”的感叹。

突破传统桎梏,不仅需要文化内容的推陈出新,更考验着传媒人思考如何“以旧换新——在旧的生产线上,换上适应高质量产品的高速高效传送带”。融媒体的传播思维与方式,传统文化艺术的跨界表达,已经让越来越多人关注到戏曲艺术,相信很快将再次迎来戏曲百花齐放的盛会。

那就让我们先走进《年年有戏》,于春日前,和戏曲来一次“最美好的邂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