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特别关注 >

山西师大戏曲文物研究所首任所长黄竹三去世

2022-01-23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晋戏宣

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首任所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傩戏学研究会顾问、山西省古典文学学会顾问、《中华戏曲》编委会顾问黄竹三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黄竹三先生

黄竹三,男,广东省开平市人,汉族,1938年7月28日出生。黄竹三先生是享誉中外的戏曲史论研究的学界泰斗,是戏曲文物学的开拓者、奠基者,也是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学研究所的创立者,《中华戏曲》的创办者。1961年,中山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考取中山大学中国文学史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学者王季思教授,专攻中国古代文学和古代戏曲,1965年,研究生毕业。长期在山西高等院校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2002年兼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华戏曲》主编、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副会长、山西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曾荣获第八届全国“戏曲教学与研究终身成就奖”。1991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1999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普通高等师范学校教师奖二等奖。2013年,获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化奖中“中国戏曲教学与研究终身成就奖”。1988年,赴美国田纳西州奥斯汀·彼依大学、马萨诸塞州布里奇沃特学院举办中国戏剧文化展览及讲学,2008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讲学,2009年赴台湾中央大学、世新大学、台湾大学讲学。2011年至2012年赴中山大学、广州大学、河南大学讲学。 

黄竹三先生因机缘巧合来到山西,五十多年来投身于戏曲文物、文献,民间宗教祭祀戏剧的探访和考察,足迹遍及山西广大农村地区,由此发现中国戏曲发展历史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泛戏剧形态”“戏曲产生发展的多元性”“北方有傩”等影响深远的独创性观点,编著了《中国戏曲文物通论》等数十本学术论著,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创办的戏曲文物研究所后来成为戏曲研究的学术重镇,享誉学林,大型学术集刊《中华戏曲》(CSSCI来源集刊)成为学界瞩目的学术交流平台,主持建成的校内戏曲文物陈列馆成为后来在社会各界闻名遐迩的戏曲文物博物馆,为戏曲史研究的拓展、戏曲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戏曲文物学的建立,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的发展均拜黄竹三开创之功,筚路蓝缕、砥砺前行,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的精神常令人感慨、感佩。

他仁慈宽厚、乐观旷达、诚恳自然,常令无数后辈学子如沐春风,似饮甘露,从教数十年来嘉惠后学数千,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学子。早期学子如景李虎、延保全、张继红、车文明、王廷信等,均在各自领域中成长为学界翘楚,也逐渐形成戏曲文物研究所薪火相传、学脉贯通的优秀学术团队,为山西师范大学的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